党的十五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这个基本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综合和发挥,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执行这个基本纲领,对于我们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谈谈认识和体会。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文化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讲,是指与政治、经济、军事等并列的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关系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从广义上讲,它包括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本文所阐述的文化,属于狭义的文化。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当代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又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它与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文化形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在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于新时代因而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文化体系,是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的有机统一,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了十分明确而简洁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我国国民素质和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总结我国40多年特别是近20年来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命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其主要内容来说,是一致的,只是提出问题的角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首先,它们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是一致的,都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都是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第二,它们的方向和方针是一致的,都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第三,它们的建设手段和渠道是一致的,都要立足于中国现实,体现时代精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第四,它们的阶段性的目标是一致的,都要求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实现以思想道德、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国范围形成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的局面。 基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基于我们所面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重任的内在要求,必须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与政治的反映。在经济是基础的前提下,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在整个社会历史的进程中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写道:“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663一664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十分重视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反复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缺一不可,不能“一手硬,一手软”。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基于这种认识,党中央反复告诫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方针,不能只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我们只有从相互作用、协调发展,从三者有机统一的高度去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的关系,才有可能把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更快更好地推向前进。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种区别于以往任何文化形态的全新的文化。首先,它有鲜明的时代性。文化虽然有其超越时代的共同性,但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不同社会具有不同性质的文化。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然带有这个时代的基本特点,它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它有浓郁的民族性。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延续和发展,自有其深刻的道理。不管人们如何认识和把握它,它都要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和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世态度以及风俗习惯融为一体,成为人们生下来就濡染其间的一个精神家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不断吸收世界文化成果,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和中华民族形式相结合的全新的文化。第三,它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性。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正确地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坚持了同自然观、社会观中一切非科学的文化思想进行坚决斗争的立场,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它有吸纳百川的开放性。我们的文化强调重在建设,贯彻“三不主义”,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自由讨论、自由创作和不同学派、不同风格的自由发展,使文化园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合理吸收外国文化一切好的东西,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成为形式开放、不断发展的博大体系。第五,它有深广的群众性。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是一切文化创造的最深厚的源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中汲取营养,又用健康的文化成果教育人民、服务人民,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公民。第六,它有勇于改革的创造性。文化,本来就是人类社会不断开拓、不断创造的丰硕成果,任何优秀的文化产品,必定是超越前人的精彩创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更自觉地把改革和创造作为自己成长发展的方式。一方面,它要求外部环境的改革和优化;另一方面,它要求深化文化体制内部的改革,这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