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教育是受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的启发而提出来的(王竹立,2024)。新质生产力是指在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下,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升生产效率,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型生产力。这一本土概念的提出,反映了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指出,生产力主要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从事生产活动的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徐光春,2017)。劳动者将自身的体力和脑力同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相结合是生产力现实化的前提条件。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需要新质人才,而培养新质人才,也必然需要新质教育。然而到底什么是新质人才、什么是新质教育、它与目前的教育究竟有何本质的不同、发展新质教育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是什么、如何发展新质教育、发展新质教育的可行性如何,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与讨论。 一、新质教育究竟是什么 1.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大量新素质劳动者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由“高素质”劳动者、“新介质”劳动资料、“新料质”劳动对象构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阵地,以高质量发展为旨归,适应新时代、新经济、新产业的新型生产力。对于新质生产力而言,其区别于传统生产力并表现为“新质”的内核在于科技创新(蒲清平等,2024)。 祝智庭等认为,新质人才是一类具有创变思维、复合思维和技术思维的人才,具有成长心态与高意识学习特质、人机共生思维与AI渗透技能、开拓精神与“破界”能力、创想能力与实践智慧、人文精神与科技合伦行动力、人类共同体思维与跨文化行动力等特质(祝智庭等,2024)。未来的新质人才教育应重视对具有创新潜质的AI原住民的培养。按照这种对新质人才的理解发展而来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将重心放在学校教育上,其寄望于通过对学校教育的优化和改良,致力于将未成年人和年轻人培养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显然,这样的人才培养仍然沿袭了精英教育的路子。 笔者认为,新质人才的“质”主要是指素质,即蒲清平等人(2024)强调的高素质。但是新质人才不应仅限于少数高素质精英,还应包括大量具备新素质的普通劳动者。“新”与“高”有关,但不一定等同,“新”不一定都表现在知识与能力水平的“高”上,更体现在知识、技能、思维的“新”上。“新”中也可有高中低层次之分。以创新能力为例,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其贡献可能引发整个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改变;具有中等创新能力的人才,其贡献可能引发某个学科或领域的改变;具有较小创新能力的人才,其贡献可能只会带来个人和家庭生活的改变。这些拥有不同创新能力的人才,虽然其知识和能力的水平差别很大,但都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笔者认为对新质人才的定义应该更加宽泛,理由如下: 第一,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仅依靠少数高素质精英,没有大量新素质普通劳动者的支持与配合,新质生产力难以真正形成。即使在智能机器替代了大量人类工作的情形下,仍然需要为数众多的人类劳动者来维护、检修、操控智能机器;同样在生产的许多关键环节,仍需要人类来做出判断和决策。 第二,高素质精英是从大量新素质劳动者中脱颖而出的,而不是事先挑选专门培养出来的。国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表明,拔尖创新人才是成长出来的,而不是从小专门培养出来的。已有研究证明,天才班等项目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没有太大的作用,而且还可能导致学生大大地降低自我认识,怀疑自己的能力(赵勇,2023)。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造,突破学校教育的藩篱,营造全社会参与创新的氛围,将学校教育和社会及家庭教育相融合,形成全社会创新学习的图景。那种寄希望于学校培养出“优质产品”,然后交给社会去“使用”的传统思维,已经越来越不符合今天的实际。今天学校顶多只能为社会培养出“半成品”甚至“毛坯”,最终还需经过社会的“再加工”乃至学校的“再回炉”,才能成为“合用产品”,并有可能成长为“优质产品”。 第三,单一的精英教育容易导致新的教育不均衡与不公平,使社会产生两极分化,最终形成“神人”和“无用之人”两大阶层,从而带来新的社会矛盾,这不符合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习近平,2022)。这就要求我国的现代化教育必然是兼容并包的教育,强调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全体人民共同受益而不只是少数人受益。 综上所述,对新质人才的理解不宜过于狭隘和急功近利,不能只考虑部分产业的短期急迫需要,还应兼顾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全面理解新质人才内涵的基础上,才能提出符合时代需要和未来趋势的新质教育。 2.新质教育应以培养全民的新素质为目标 当前我们正处于从旧工业化时代向新型工业化时代过渡的历史进程,今天的教育仍保留了大部分旧工业化时代教育的理念与模式,但也具有了某些新质教育的萌芽或因素。笔者认为,新质教育之“新质”具有四重涵义。 其一,新质教育之“新质”体现在教育的本质上。在儒家思想中,教育的本质被阐释为培养君子的过程,强调对道德、礼仪和智慧的培养。在西方,柏拉图将教育的目的阐述为引导人们追寻真理和智慧,亚里士多德更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到了近代,教育实践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对学生道德品质和思维能力的重视程度,因而出现了“育人”与“育才”相分离的现象;且当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是迫切,学校对“才”的关注就越容易超过对“人”的关注(王竹立等,2024a)。伴随人工智能的发展成熟,以知识和技能为代表的人类之“才”将逐渐被智能机器所替代,发展与机器不同的“人性”将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这里的“人性”不仅指善良、慈悲、坚忍、宽容、同情、敏锐、谦和、敬畏等“非认知品质”(鲁子箫,2023),还包括如直觉、顿悟、想象、洞察等软性思维能力。这种软性思维隶属于创新思维范畴,是创新思维中最核心且最具创造性的部分,也是人类最不易被机器替代和超越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