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财政高度重视,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事关国家财政的重大和长远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①。这一重大论断不仅赋予了财政全新的定位,而且为财政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问题、新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②,“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③。在新的起点,带着新的问题,从新的方向去研究财政历史对当前财政理论研究和财政改革实践都很有意义。被列宁称赞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王安石及其推动的变法活动,因其复杂性和曲折性一直是研究热点,也存在很多争议。每到重大改革时期都会被反复审视,近年来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很大扩展。不仅有多部研究专著出版,而且对王安石变法的研究史也有了系统的整理,如李华瑞的《王安石变法研究史》、张保见等的《王安石研究论著目录索引(1912-2014)》先后出版。更重要的是2017年王水照先生主编的《王安石全集》出版,2018年刘成国编撰的《王安石年谱长编》出版。近年,又有多部有关王安石变法的专著出版,对王安石变法的史料从多角度作了更深入的挖掘。这些都为我们从新的起点深入研究王安石变法提供了非常深厚的基础。本文本着古为今用的态度,主要从财政的角度,对我国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推动的变法活动进行历史思辨和分析,以期有所借鉴。 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要准确认识和评价王安石变法,必须对其历史背景有清晰的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评价上的两极化,都是由其背景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的北宋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近代以来,北宋一直被认为“积贫积弱”,改革的必要性自不待言。但是近年来对宋的评价有了很大改观。不少学者认为宋代是中国封建时期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对宋代的褒奖一再被人提起和引用:“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④当代宋史学者邓广铭、漆侠、杨渭生、朱瑞熙、李华瑞等都对北宋时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给予了极高评价。国外学者内藤湖南、宫崎市定、和田清、费正清、弗兰克等,乃至新近出版的《哈佛中国史》都对北宋时期的文明予以很高评价。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也向前发展了。”他还认为宋代是“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⑤。 宋代重文轻武,科举取士,君臣共治,政治较为开明。由此北宋文化灿烂,欧阳修、苏轼等文人大家灿若星辰,科技发达,著名科学家沈括对天文、地理和水利等方面的研究领先于世。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但要说北宋包括两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最繁荣的时期,实乃有些牵强,因为北宋的繁荣只维持了短短的四十年。 北宋建立初期,为了缓和阶级矛盾,采取了一些轻徭薄赋、有利于人民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生产力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相对改善,北宋社会出现了隋唐以来少有的繁荣局面。⑥特别是宋初采取了放宽商业限制、“不抑兼并”等政策,经济重心南移,促使经济高速发展,商业税收入占比第一次超过农业税,而且还在持续上涨。⑦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当时北宋商业繁荣景象的直观反映。在商业繁荣的推动下,宋代社会变迁是广泛而深刻的,一个市民社会蓬勃兴起。商品经济的发展会对财政经济思想产生影响,这也就带来了思想的分流,过往研究对这一点的关注是不够的。王安石的思想本身也是经历了一个逐渐转向的过程。与商业繁荣相应,宋初为了防止出现五代政权更迭频繁的弊政,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体制设计上,相互制衡,“上下相维,轻重相制”⑧,“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⑨。矫枉过正、过犹不及,在宋太宗晚年经济和政治危机就已有所暴露。宋真宗时代各种危机进一步加深。到了宋仁宗时期,积贫积弱,即国穷民贫、内忧外患的局面就完全形成了。但是外在的文化与经济的繁盛还是给人造成盛世的感受,甚至认为宋代是历史上最好的时代。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司马光就称:“三代以来,治平之世,未有若今之盛者也。”⑩程颐亦称:“尝观自三代而后,本朝有超越古今者五事:如百年无内乱;四圣百年;受命之日,市不易肆;百年未尝诛杀大臣;至诚以待夷狄。”(11)对于仁宗统治时期,也就是王安石变法前的形势,很多人称为盛世,有“嘉祐之治”之说,与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相提并论。但其时多年积弊早已危机重重,北宋官员上书揭弊提议改革的比比皆是。苏辙在参加制科考试时,就在答卷上直言:“今海内穷困,生民愁苦。”(12)其时社会危机的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财政困难加剧。宋仁宗庆历以后,国家财政即出现了入不敷出的困难局面。到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财政收支差额进一步扩大,亏空高达1500余万缗,各地方财政更是捉襟见肘。(13)宋神宗即位后,财政困难进一步加剧,史称“公私困竭”(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