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工业革命以来,因经济社会发展过度依赖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使能源获取与碳排放被强绑定,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UNDRR)、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以及《自然》杂志均提出,全球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气候风险也在加重,表现为极端气候频次显著增加①、气候风险的剧烈程度不断加剧②、气候风险影响范围不断延伸③。2023年7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出,气候变化已经失控,全球变暖时代似乎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全球沸腾”时代④。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m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明确提出,各国必须迅速针对碳减排采取全面应对措施,否则将难以实现15℃温控目标⑤。长期以来,碳排放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诱因,降碳工作关乎人类命运,更是高质量发展的保障。2022年,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统计数据⑥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namme,UNEP)发布的《2021生产差距报告》⑦均证实,面对“碳中和”这一关乎人类命运的挑战,通过提高化石能源全要素生产率促进能源降碳,只是权宜之计。只有通过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有序减退化石燃料,推动能源脱碳,才能从根本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推动零碳转型策略的核心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促进化石能源有序减退。目前,各界对于如何推动经济社会零碳转型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以传统能源供需体系为基础进行增量式改进;另一种观点认为,应果断进行彻底反推式变革,直接颠覆现有的能源供需体系。中国经济社会零碳转型正处于亟待抉择的“十字路口”。为此,笔者在阐释零碳转型策略一般意义和多种可能构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辨析不同零碳策略优劣以及面临的挑战,有助于理解零碳转型科学过程及准确把握政策制定方向,力求使研究成果能够为制定、调整相关施政方针提供参考。 一、关于零碳转型策略的基本内涵 零碳转型策略的本质是考虑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构建有关未来能源普遍供需体系的行动方案。考虑零碳转型路径的多元化,要在辨析相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阐释其基本特征与理论意蕴,以期为制定相应的零碳转型策略奠定基础。 (一)零碳转型策略的共识与多样性 零碳转型策略在“源、网、荷、储”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特征。在清洁能源选择方面,取代化石能源的一次清洁能源可分为风、光、水、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与核能两大类。在能源网络构建方面,构建清洁能源接入程度高的能源供需体系路径可分为基于现有传统电网构建智能电网、探索构建局域化分布式能源网络两类。在用能端负荷方面,多种类能效技术和清洁能源研发推广,以电气化促进工业、交通、建筑、居民等领域的低碳转型。在能源储存方面,表现为电池储能、氢能储存、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储能技术竞争⑧。 当前,多元化的“源、网、荷、储”能够形成多种零碳转型策略组合,虽然各策略间存在较大差异,但各策略组合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即致力于逐步推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并构建适用于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高效供需体系。零碳转型的推进将引发传统能源供需体系的重大变革。截至目前,这种变革的具体轨迹依然不明朗,清洁能源供应的可能模式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类,每种模式都有自身的优势,但哪种模式更适合推动清洁能源供应,仍需进一步审慎考察和实证检验。值得深思的是,清洁能源能否重塑传统能源生产与消费对立格局。随着分布式清洁能源技术的蓬勃发展,消费者可能转变为能源的生产者,这一转变有望打破既存的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单向模式。但是,其能否实现并将此模式推广为主流形式,还需更多的实践观察和科学研究。探索和审视上述问题,有助于各界更好地规划和实施零碳转型策略,以科学的态度应对未来的能源挑战。相应地,应意识到零碳转型策略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能源工程建设改造层面,而且会突破传统工业文明下的基础假定,对社会发展理论、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产生影响⑨。 考虑到相关工作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多样的零碳转型策略选择,尚无法辨别其中哪种或哪几种策略组合是构建清洁能源供需体系的最佳选择。切忌过早主观预判,专注某一变革路径,要坚持求同存异,鼓励各种技术路线自由竞争,让实践给出有效的路径组合。同时,可以预期,零碳转型策略绝非由一条路径构成,最终将形成结构比例稳定的多样化路径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