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理论指导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文化相互激荡的趋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文化建设发展规律,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指引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涵盖了文化建设的方向、原则、目标、道路等,是新时代以来党总结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形成的重大创新理论成果。我们要深入把握其内蕴的立场观点方法,领会其宏大的战略部署和实践要求,发挥其强大思想伟力。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开创性贡献 文化是赓续民族血脉的内在动力,也是永葆国家兴盛的精神根基。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提出了“第二个结合”、文化自信自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大创新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创造性破解了“古今中西之争”,开创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同时也为担当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供科学行动指南。 (一)创造性破解“古今中西之争”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面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中华传统文化已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现代化转型。由此,文化界曾一度陷入了全盘西化论和文化保守主义的论争之中,各界人士也纷纷苦于探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之路。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民族才逐步找到了一条既不盲从于各种教条,也不照抄照搬别国理论;既能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也能实现对西方现代文明批判与超越;既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禀赋,也能激活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活力的文化发展道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对于文化理论、文化道路、文化制度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文化自信、历史自信达到了全新的历史高度。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诞生,为我们创造性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提供了新思路。 一方面,在古今关系上,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第二个结合”,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然而马克思主义提供的只是总的看法、原理,如果机械地、不顾条件地加以运用,那么必然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因此,只有始终立足实践、关注实际,不断推动自身的发展与创新,才能不断彰显其真理力量。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宝贵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实事求是、革故鼎新等文化元素,这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等理论品格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使彼此能够融通契合,进而实现有机结合。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进行推陈出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丰厚文化滋养,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让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总之,“两个结合”从历史与现实维度,科学阐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内在机理,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洞察时代大势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另一方面,在中西文化和不同文明之间,倡导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冲突与文化隔阂,为实现各文明体之间真正的和谐共生提供新的价值选择。文明是平等包容的,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互鉴、取长补短,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应遵循的历史规律。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任何企图以单一文明取代多元文明,或者以牺牲其他文明为代价发展自身文明的思维逻辑是没有任何出路的,反而会给人类文明带来深重灾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问题上,习近平以世界眼光提出文明交流互鉴等重要主张,秉持平等、包容、互鉴的文明观,倡导不同文明互学互鉴、共同进步,在更高层次上超越了西方的文明冲突论。从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文化思想运用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的潮流,深入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合作,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积极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维护了世界不同文明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向世界展现了不同于西方文明模式的新图景,旨在建立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促进不同文明彼此互鉴、优势互补,为推动人类文明共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可以说,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这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立场和文明标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文化思想所倡导的文明交流互鉴深化了党对人类文明发展前景的规律性认识,坚持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回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新成就 在新时代条件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一系列挑战,但是党的文化领导权不容丝毫削弱,意识形态工作也不容片刻放松警惕。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鲜明的问题意识与实践导向,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指引人们深刻认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使命任务,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大量具有灵活性、可操作性的方案智慧,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一是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意识形态工作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空前复杂的情况,存在许多值得关注的倾向,例如马克思主义在一些领域中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三失”问题的理论实质指向的就是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特别是面对西方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发展模式和价值理念等方面的攻击层出不穷,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长期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意识形态领域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提出“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等重要论述,明确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目标任务③,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十余年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破立并举,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对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言论敢于亮剑、敢于批驳,营造起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空间,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夯实了全国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