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号召之下,中国传统经典的跨文化译介活动蓬勃发展。《红楼梦》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自19世纪初开始以译本形式远播海外。文学外译作为跨文化传播活动,包含语言层面的转换、译作的传播以及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这三个环节共同决定译介效果。①目前学界关于《红楼梦》的海外译介研究主要从中国读者的视角和中文语境的关切出发,聚焦于对翻译文本本身以及传播媒介的考察。然而,中国文学的海外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的“落地效应”②,即中国文学在海外引发的阅读、研究,乃至改编、续写等辐射效果及其良性反应③。因此,“走出去”并非最终目的,我们需要看到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文学“走出去”之后的效果并展开相关的后续研究。 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提出,文本完成翻译后需要经过一个“测试阶段”(testing procedure),这一重要步骤常常由“专家”(specialist)完成,然而由于“专家”群体的特殊性,他们对普通读者的接受能力并不熟悉。④诚然,汉学家的专业性学术研究是《红楼梦》海外接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占据绝对阅读市场的普通大众群体不应被忽视,后者是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主要目的语读者,可以说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学“走出去”之后的落地效应。可以发现,在目前的《红楼梦》的跨文化研究领域,普通读者的接受研究甚为罕觏,这既与翻译传播的学科取向相关,也受限于实证研究中客观条件的缺乏。在这一背景下,借助海外图书评价网站获取研究资料的路径或许具有可行性。基于此,本文以海外规模最大、读者评价体系最完善的图书购物网站“亚马逊图书”(Amazon Book)中的书评为资料来源。通过检索“亚马逊图书”中的《红楼梦》译本,发现企鹅出版社(Penguin Group)的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英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销量最大、读者评价最多。从563条书评(截至2023年1月1日)中,可以看到英文读者形形色色的接受心态与阅读体验,相较于海外主流媒体、出版商和学术刊物,“亚马逊图书”书评对《红楼梦》的评价更为客观真实,最接近普通读者的阅读体验。 此外,从英译文本到目的语读者,这一研究转向具备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的理论基础。接受美学的创立者汉斯·姚斯(Hans Jauss)认为,文学作品并非铁板一块,而可以借助读者对文本源源不断的“回应”(respond)产生新的意义。⑤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代表学者斯坦利·费希(Stanley Fish)同样强调读者的强大力量,他指出,文学的意义和本质并不在于文本呈现,而存在于读者的阅读过程中,由读者不断挖掘和获取意义。⑥因此,研究英文读者的阅读评价不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和客观地了解《红楼梦》的海外接受情况,也是这部文学经典本身在新时代获得新生的必经之路。 一、《红楼梦》的英文读者群体及其整体阅读体验 “亚马逊图书”的书评由4部分组成:星级评分、评价标题、读者信息和书评主体。星级评分有1至5颗星,数量越多代表评价越高。读者信息包含用户名、地区和点评时间。“亚马逊图书”上霍译本《红楼梦》的读者绝大多数来自美国,其次是英国,也有几位来自欧洲和印度。读者类型十分繁杂,既包括具有较高文学素养和共情能力的“理想读者”如汉学专家、东亚系大学生,也有不少从事其他行业的普通读者。有研究指出中国文学译作在西方处于十分边缘的位置,读者基本局限于研究中国文学文化的学者和学生等“小众”专业读者⑦,而《红楼梦》的英语读者群体构成则比较广泛。 《红楼梦》在亚马逊图书网站获得了整体性的好评,读者们纷纷留下自己积极的阅读体验。有读者说自己19岁初次阅读《红楼梦》,在40岁经历手术病痛期间依然有《红楼梦》为伴(Liz,美国,2015年12月24日)⑧;有读者讲述《红楼梦》在新冠病毒肆虐时对自己的重要意义:“我意识到这本2200页的书(《战争与和平》的两倍)将伴我度过封控时期的漫漫长夜”(S.Prasad,印度,2020年6月24日);还有读者多年如一日地坚持阅读《红楼梦》:“距离我拿起第1册已经7年了,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花了这么长时间并非因为我不喜欢,恰恰相反,我觉得《红楼梦》实在太伟大了,很少有书可以让我如此共鸣”(Alan the Kaz,英国,2021年12月28日)。这些评价相较于千篇一律的空泛赞美显得更为真实具体,不同于学术性媒体上的专业书评,让我们了解到《红楼梦》在英文世界普通读者心目中的分量,同时显现出《红楼梦》具有超越文化差异、为中西方读者共同认可的文学价值。 英语读者们选择阅读《红楼梦》的原因大多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好奇与热爱:“作为一名西方文学爱好者,我想探索一下亚洲文学中被称为‘名著’的书。”(Daniel Myers,美国,2011年7月24日)有读者在阅读《红楼梦》之前“对中国或者中国文化完全不感兴趣”,通过阅读此书“开启一段新的旅程,为自己打开了中国的大门”(Abigail Stone,美国,2011年5月9日),可见《红楼梦》在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西方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重要媒介作用。笔者在众多读者评价中发现了“堪萨斯好书”(Great Book Kansas City)读书会⑨的创建者克里夫·霍斯泰特勒(Clif Hostetler),他将《红楼梦》加入读书会2016年度的阅读清单中。除了《红楼梦》之外,“堪萨斯好书”书单中曾出现过的中国作品仅有《论语》《孙子兵法》《道德经》和《狂人日记》,这显现出《红楼梦》在世界文学版图中的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