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代大学体制“后发外生型”国家,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在清末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转型,从国子监、府州县学、书院转轨为新式大学、高等学堂。大学既然是西学东渐的产物,自然要经历“学习—模仿”“借鉴—追赶”的漫长过程之后才谈得上“并跑—超越”的可能。中国人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由来已久,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一些教育家或学者提到建设世界著名大学之类的想法。其中最为直接且有具体构想的,是1947年9月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向媒体公开表示中国学术应独立于欧美,并明确而具体地提出通过实行“大学建设十年计划”(以下简称“十年计划”),集全国之力建设五到十所国际一流大学的设想;而后胡适发表《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以下简称《十年计划》)一文,引发中国学界的激烈论战。以往已有不少学者对此事件做过回顾,主要是从“学术独立”“留学政策”等角度加以论述①,较少专门从一流大学建设的角度进行探讨②。本文从胡适提出“五年五校,十年十校”的角度,首先介述清末民国时期国人关于建设世界著名大学的言论及胡适“十年计划”的提出背景,继而论述“十年计划”的提出过程与媒体的相关报道,全面梳理论战各方的观点,最后分析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这一最早构想,以为当今“双一流”建设提供可资参考的历史素材。 一、建设世界著名大学的言论与胡适构想的由来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几代中国人的夙愿。[1]早在清末民初,部分教育界人士就提到过一些有关建设世界著名大学的表述和简略的想法,但在1947年之前没有出现过立足整体且明确具体的建设世界著名大学或一流大学的构想。胡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想法萌发于赴美留学时期,彼时国内大学发展缓慢,在中外高校强烈的反差中,他深感建设“世界有名大学”之必要。抗战胜利后中国大学的财政窘况与当时庞大的留学费用,也是促使胡适提出“十年计划”的重要因素。 (一)清末民国时期中国人关于建设世界著名大学的言论 清末以来,多数高等教育精英都有过出洋经历,他们思维活跃,眼界宽阔,能够意识到高等教育之于国家富强的重要意义。通过与欧美国家的正面接触,他们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落后现状更有痛切感受[2],部分人士油然而生建设世界知名学府的想法。 19世纪80年代,马相伯曾赴多国考察,欧美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使其深受触动。他意识到,自强之道,育才为本,育才之道,首立学校,而教育的落后恰恰是造成中国贫弱局面的重要因素,并由此决心创办“和欧美大学教育并驾齐驱”[3]的新式大学,这种信念后来转变为“毁家兴学”的实际行动。1912年,面对当局欲停办北京大学的做法,严复呈文北京政府教育部,他以文明国家均有多所一流学府为例,说明建设世界知名大学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北大能够造就专门人才,使国人“崇国家之文化”[4]。字里行间,均流露出其盼望当局继续办理北大,使之与世界名校媲美的心愿。1917年,蔡元培在北大建校20周年纪念会上将北大与柏林大学和莱比锡大学相比较,并表示“苟能急起直追,何尝不可与为平行之发展”[5]。他希望北大以德国大学为榜样,经过合理有效的改革,各科能够不断充实,以“与彼国之柏林大学相颉颃”[6]。基于成为世界知名大学的办学目标,蔡元培领导师生多方改革,加速了北大现代化转型的步伐。1929年,北大教授徐宝璜发表文章,他希望政府当局能为校务发展提供清明的政治环境和充足的教育经费,以使师生“专心致志,精研学术”,并希冀北大“终有与伦敦、柏林、巴黎、东京诸有名大学并驾齐驱之一日”。[7] 除了北大师生,一些其他知名学者也提出过类似的想法。如1921年,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指出,希望“使本校之学生虽足不出国外,而其所受之教育能与世界各国之大学相颉颃”[8]。1928年,中山大学副校长朱家骅感叹以目前国力,“合全中国的人才办不出一个世界上第一流的大学”[9]。他所说的“世界上第一流的大学”的表述,是笔者目前所见最早的与20世纪末“世界一流大学”概念接近的表述。1929年,武汉大学校长王世杰表示,武汉大学不办则已,“要办就当办一所有崇高理想,一流水准的大学”[10],他将武汉的地理位置与芝加哥作对比,并强调武大应成为规模宏大的世界名校。冯友兰在关注到“每一个强国都必有几个大大学”的基础上,建议政府应集中人力财力,首先扩充几个有成绩的大学,使它们能够“包括万象,负起时代使命”,成为比肩欧美名校,引领国家前行的“大大学”。[11]当时这些说法虽然多数没有直接出现“世界一流大学”的表述,但隐含了类似的含义。 此外,罗家伦也将建成世界著名大学的愿望贯穿在不同阶段的办学过程中。掌校清华大学期间,罗家伦就表示要使清华成为“健全的,在学术上有地位的”[12]世界知名学府。他以“建设清华为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流大学,俾与世界先进大学抗衡”[13]为职志,主张师法“剑桥大学克文的煦物理实验室的典型”[14],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效力。1929年,罗家伦为北大建校31周年撰写纪念文章,作为校友,他希望北大能够“如柏林、巴黎、剑桥、牛津在世界和她们的民族里所尽的一样”[15],为中华民族和人类尽到自己的责任。1932年,罗家伦执掌中央大学,并决心要将学校建成像“柏林大学、牛津大学、巴黎大学等这些国立大学里一流的大学”,以实现自己“玫瑰色的大学梦”。[16] 由于清末民国时期现代大学起步较晚,尽管已经产生了建设世界著名大学的想法,上述这些想法却多局限于单一高校,尚无立足高等教育全局且具体全面的一流大学建设构想。 (二)胡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构想的由来 作为特殊时代的特殊人物,胡适与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学术、政治、高等教育关系密切。胡适之所以在1947年具体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构想,与其个人经历以及彼时中国大学的财政窘况密切相关。 早在赴美留学时期,“一流大学之梦”便在胡适心中生根发芽。1914年1月,在《非留学篇》中,胡适建议应集中力量将北京大学、北洋大学、南洋大学这三所国家大学发展为“世界有名大学”,他还以东京、西京这两所帝国大学为例,来证明此观点的合理性。[17]胡适曾在日记中写道,如能目睹中国建成与世界知名学府相媲美的大学,则“死瞑目矣”[18]。尽管此时胡适还未使用“一流大学”的说法,但他所列举的三所大学与1947年“十年计划”中提到的五所或十所大学大意相同。1936年9月,在哈佛大学成立300周年庆典上的见闻强化了胡适的“一流大学之梦”。此次庆典,北大、南开、中研院分别位列第419位、第454位与第499位(倒数第7),这样的位次排列深深刺激着胡适的神经。中国作为“历史文化最早的古国,反屈居于最末的次序”;反观不少欧美名校,短期内就迅速成为世界知名的研究中心。他由此感慨道,若中国能师法欧美,急起直追,“将来也许有好的现象”。[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