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我国开始教育博士(Doctor of Education,Ed.D.)试点招生以来,教育博士生延期毕业的问题愈演愈烈。直到2017年9月我国首批招收的教育博士仍有超过63%的人未能完成学业①;教育博士延期毕业率高达79%,是我国各类博士生平均延期率的两倍②。此外,教育博士与教育学博士人才培养模式没有明显区别,其人才培养数量跟不上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质量亦无法满足我国对于教育领域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是造成了巨大的教育资源浪费。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指出,到2025年,将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③。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以“造就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领域的复合型、职业型的高级专门人才”④为己任,其发展犹如箭在弦上,势必要持续扩充规模。然而,若是教育博士生毕业率低、教育博士培养不具特色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存在的意义何在?教育博士与教育学博士应当如何定位才能各美其美,实现差异化发展?如何凸显教育博士生教育的培养特色,使之发挥培养教育领域高层次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预期成效? 一、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职业性的定位与澄清 教育博士与教育学博士培养模式趋同、延期毕业率高的问题并非我国独有。在美国设立第一个教育博士项目不久后,有研究发现,将近一半设立教育博士的大学都存在学术化培养的问题,两种学位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没有本质区别⑤。20世纪90年代,教育博士学位在澳大利亚和英国兴起并迅速发展,然而两国同样未能摆脱与教育学博士趋同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都出现了博士生高延期毕业率、高辍学率、较长修学时间的问题⑥。在教育博士学位发展过程中,多国都面临着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处理好教育博士学位这种新型学位的定位问题。 (一)职业性的内涵 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原动力是为了满足大学本身的需要,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出现及发展是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学博士的产生是顺应大学高深学问研究的需要,而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演进,这种要求在高校培养体系中得以贯彻,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由此产生,致力于培养“善于运用科学理论与方法探索和解决教育实际工作中复杂问题的高级职业型人才”⑦。 职业性指的是专门职业属性或高级职业属性,这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学术学位的本质属性,也是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应然特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指出:“专业学位是学位类型之一,也称职业学位。专业学位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授予要求及标准等方面与学术型学位均有所区别”⑧。该定义将“职业性”作为专业学位教育的根本定位。部分学者持类似观点,认为“专业学位针对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而设置,具有鲜明的职业背景,以专门的职业需求为出发点,并以特定的职业实践为归宿。职业性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立身之本与灵魂导向”⑨。还有学者认为,职业性是在学术水准保证下的职业性,而学术性则是体现职业性的学术性,两者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石⑩。 首先,作为一种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职业性特征自设立以来就存在,与教育学博士学位的学术性特色相区别。学术学位是对学位获得者某个知识领域研究达到较高水平的证明,而专业学位意味着达到从事特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水准。职业性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博士与生俱来就“具有鲜明的实践取向,其本质是职业性学位,职业性作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其他学位类型的本质特征”(11)。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学位的“职业性”并非指的是一般意义上的职业,而是高度专业化的职业,该学位的获得者在特定职业领域中具备相应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第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面向教育领域特定职业背景,常常与特定岗位的从业资格相关联,旨在“为一线学校培养高层次教师、管理者和行政人员,支持他们引领学校和教育变革”(12)。随着教育领域专业化程度的提升,从事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等职业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校长中的80%拥有博士学位,其中教育学科的博士占到总数的43%(13)。对教师职业化的社会需求为教育博士的诞生和发展起到引领作用,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发展也能够反过来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的稳步前进。教育博士生不仅要运用科学方法和专业知识解决问题,还应有目的地对教育场景的实践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实践探索创新知识。 第三,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往往采用锚定职业性的培养方式,关注教育博士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以培养适应学校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等职业的实际工作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教育博士具有鲜明的职业背景,教育博士生在其所处职业领域的首要身份是实践知识的生产者,高层次的职业水准离不开大量实践活动。这一群体大都已经积攒了丰富的一线经验,通过攻读教育博士学位进入高水平的职业训练平台,渴望利用高层次、系统化的职业训练锤炼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育领域高层次管理人才的从业标准。基于教育博士生的特殊背景和培养需求,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形成整合大学与工作场所的新的知识生产体系,并建立大学、学生及其工作场所的新的连接,从而打造出一种完全不同于哲学博士的培养体系”(14)。 (二)同源异流的学位定位:学术性与职业性 厘清教育学博士和教育博士的学位定位,首先需明确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含义。根据《教育大辞典》对于这两个概念的阐释,“学术性”是指对理性与学术的追求,偏重于学术研究,增进人类科学文化知识;“职业性”则是指对职业功能的偏好,主要为满足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需求(15)。教育学博士是要培养专业研究人员,为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作准备,注重的是学生进行原创性研究的学术能力,因此不对招生对象的工作实践经验作要求。而教育博士是要培养反思实践者,教育博士生要高度重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成为学校高级管理人员或教育部门领导者作准备。相应地,教育博士在招生标准上往往要求培养对象积攒了较为丰富的职业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