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23)04-0110-25 DOI:10.12088/pku1671-9468.202304007 随着大科学时代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从多学科视角进行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路甬祥,2005)。越来越多的研究问题,尤其是关乎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的科学问题,仅靠单个科学家、传统的研究小组以及单一领域的专家团队,已无法完成其研究任务(潘教峰,2021)。研究范式的转化对科研活动的组织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有组织、跨学科的专家团队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并组织开展前沿探索,成为针对该类问题的有效组织模式。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高校是有组织进行基础研究的重要场所。在政策中,依托高校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由高校牵头或参与国家实验室和区域实验室建设等成为高校进行有组织基础研究的重要着眼点。①在实践中,高校通过各种组织模式的创新以更好地开展有组织科研(陈霞玲,2023)。 进行有组织科研意味着科研活动需逐步突破传统学科、学院、系所、学校和区域的边界,形成多样化的合作模式。但我国高校囿于学科与院系等作为人、财、物配置的基本单位,科研要素②的自由流动与配置存在制度障碍,最终导致高校在推动原始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回应重大社会需求等方面仍显不足(杜育红,2022)。如何有效改变资源配置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重大科技攻关的需求,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此情况下,了解高校内部,尤其是校内进行有组织科研的场所中科研要素的流动情况及其发展变化趋势,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关制度设计,可更好地发挥高校在有组织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依托高校建立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当前高校进行有组织科研的重要场所,分析其科研产出的学科分布情况以及变化趋势。本文用科研产出的学科分布来衡量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是否流动至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或者将其部分研究精力投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中,并将这一指标作为分析科研要素流动的着眼点,以探索在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场所中进行多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回答以下问题: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高校的有组织科研活动机构中,多学科研究呈现怎样的静态与动态特征?这种特征是否因领域和研究倾向性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其变化趋势与学校的学科基础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一、有组织科研及其在高校中的存在模式 (一)有组织科研的含义 广义而言,有组织科研可以被认为是计划性的研究活动,是按照资助目的组织一定规模科研人员从事的研究活动(Geiger,1990)。盖格(Roger L.Geiger)在《研究与相关知识》(Research and Relevant Knowledge)中提到,美国研究型大学在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过程中,创造了一种介乎大学和社会之间的研究机构——有组织的科研单位(organized research unit,简称ORU),以弥补院系的不足(Geiger,2017)。ORU支持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聚焦某一领域或某些相关问题,为高校内部科研人员开展跨学科研究提供平台(Hicks,2021),在跨学科、应用导向或资本密集的领域运作,回应社会对新知识的需要,发挥将社会的知识需求与大学研究者知识生产能力相结合的关键作用。 从知识生产的角度而言,有组织科研在一定程度上是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而产生的新的研究组织模式。在知识生产模式Ⅰ中,知识生产主体是高校内的学术共同体,知识生产以制度化的单一学科为主,由学术共同体的兴趣所主导。随着科技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产业及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以个人兴趣为主导、以发展学术为目的而进行的知识生产已不能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而出现了知识生产模式Ⅱ。在模式Ⅱ中,知识生产突破了学科的边界和精英学术的生产模式,此时知识的生产更多因应用而产生,在具体问题的引导下,汇聚相关学科知识而进行,需要多学科合作与跨学科研究(Gibbons,1994;陈洪捷,2021)。知识生产模式Ⅲ是在模式Ⅰ和模式Ⅱ基础上的拓展,是集群创新的交互式知识生产,构建由创新网络和知识集群所形成的多层次、多模式、多节点和多边互动的知识生产,强调大学、产业、政府和社会协同创新(Carayannis et al,2012)。模式Ⅰ的研究更符合传统大学内部的院系研究;模式Ⅱ和模式Ⅲ的研究涉及多学科并有多方参与,可通过广义的有组织科研来进行。 作为政策用语,“有组织科研”在202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中被提及(阎光才,2023)。上述文件指出:“高校有组织科研是高校科技创新实现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重要形式。”高校强化有组织科研,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紧迫需求,为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在此政策背景下,有组织科研可以被认为是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重要问题为目的,突破学科、院系和部门的设置,采用分工协作的模式,积聚力量进行集体攻关,实现重要的原创性理论或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