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23)12-0003-11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再次强调要牢牢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原则。中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从曾经的高等教育弱国到如今的高等教育大国,再到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制定,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持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彰显出高度的历史自觉和道路自信,指引着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当下,以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坚定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自信。这要求我们深刻把握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自信的历史基础和内在逻辑,积极探索提升中国式高等教育道路自信的路径。 一、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自信的历史基础 五千年来,我国在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树立了深厚的道路自信。这一道路自信来源于古代高等教育的悠久历史传统和对近代高等教育早期现代化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更是厚植于党对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百年探索的历史经验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高等教育现代化取得的重大成就。 1.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悠久历史传统及其自信根源 中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孕育和滋养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自信的历史根源。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承担着研究、传授当时历史条件下高深文化知识以及培养国家需要的高层次统治人才的双重任务,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所能接受到的最高层次的终端教育。商代已有大学、小学之分。西周建立了完备的学校制度,对大学的教学内容、考核与奖惩制度、修业年限等作了详细规定。先秦时期,官学式微,私学兴起,官私学互补的高等教育格局得以初步构筑。其中,孔子首创的私学,以自由讲学、自主探究、思想自由为特色,是我国古代私学形式高等教育的先声和样板。齐国开设的稷下学宫,集讲学、著述和育人为一体,是“中国教育史上创办最早、历时最长的实行自由讲学、自主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2]。西汉创立太学,至此,中国古代社会专门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最高学府正式创办。隋唐时期,“六学二馆”和各种形式专科学校的创办以及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规范化。“牢笼英才,驱策志士”[3]的科举制度的创立,为世界提供了高等人才选拔的中国方案。萌芽于唐末、兴盛于宋元的书院,形成了以自由讲学、交流研讨、自主学习、民主管理为特征的高等教育模式,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明清时期,国子监与国子学(太学)合为一体,既是最高学府也是最高教育管理机关,基本形成了古代高等教育兴国的中国模式。 严格地说,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但却是古代中国社会所存在的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教育形式。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有着浓厚的中国特色,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教育理念和完整的教育体系。孔子创立的私学、西周官学、汉代太学、魏晋国子学、唐宋书院、明清国子监,构成了一幅鲜活完整的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历史图景,使我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同时,随着学校等级的放宽、教育对象的扩大、教育内容的丰富,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也自发缓慢地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可见,自古以来,对高层次统治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对儒家文化的研习与传播,使我国高等教育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鲜明的特色,在一定历史时期处于世界高等教育的领先地位,为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积聚了丰富宝贵的历史资源,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自信的历史源泉。 2.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及其自信萌发 西方资本主义的东来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轨道,近代高等教育也在沿袭中寻求突破、在变革中寻求生路,“在‘西学东渐’影响下逐步迈向现代化”[4]。有志之士开始对高等教育进行中国化探索,寻求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中国道路。19世纪中后期,洋务派在“中体西用”原则的指导下先后开设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等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式学校,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帷幕。维新变法期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在戊戌维新中诞生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标志着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大进展及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全面启动”。[5]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废除科举制度,推广新学制,以学习与借鉴日本模式的方式推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体系的初步建立。中华民国教育部成立后,颁布“壬子癸丑”学制,颁行《大学令》,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现代高等教育制度。五四运动的爆发,使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从借鉴日本转向学习欧美。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促进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完善,“奠定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学制的基础”[6]。抗战爆发后,为保存我国高等教育实力、保护高等教育不因抗战而中辍,百余所高等院校内迁。这场空前绝后的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知识精英的战略大转移,为中国教育保存了一批精英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西南、西北等边疆和内陆地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存在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基本路线。清末民初,由于政局跌宕,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治削弱,先进知识分子对参与高等教育公共事务的热情极为高涨,使“自下而上”的路线得以开启,与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路线并行,推动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改革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先效法日本、后模仿欧美,但并非盲目照抄照搬,而是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在深入思考、凝聚智识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所进行的曲折探索。因此,我们既要充分肯定西方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和改革经验对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深刻影响,更要清醒认识到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民对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不懈探索的辛勤付出。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自信,是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现代化曲折发展历史经验的理性认识,更是对全体人民探索走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的坚强精神和坚定信心的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