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公益慈善在东西方文明中历史久远、源远流长。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有“均贫富”“仁爱”“兼爱”等慈善文化[1]。从闪动思想火花的诸子均分、耕者有其田的零次分配,到农商经济流通中的初次分配,到井田制实物税赋、方田均税、平均地权的财政性再分配,再到传统乡贤士绅回馈社会的义舍、义学及现代慈善转移的第三次分配,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共同富裕始终是中华民族繁荣强盛的内在基因。中国传统慈善实践,增进了社会和谐,润滑了社会关系,提升了民众的价值认同与家国情怀。而西方的慈善文化,最早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善”与“行”的知行论等影响深远。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与社会财富的累积,整个二十世纪西方的慈善捐赠总量占到全球慈善捐赠总量的90%以上[2]。以美国为例,2017年慈善捐赠占GDP的1.62%,2021年慈善捐赠已超过GDP的2%。卡纳基慈善基金会、洛克菲勒慈善基金会、盖茨基金会、扎克伯格慈善基金会不断涌现出来,西方慈善捐赠总量持续增长,慈善捐赠形式丰富多样。在有限政府和大社会治理模式下,西方社会形成了公共物品与慈善转移的多元混合治理模式。虽然从生产力的层面我国工业化进程与西方相比相对滞后,但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改组了红十字会,成立了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在公益慈善方面奋起发力。随着市场经济加速和经济总量扩张,我国先后出台了《公益事业捐赠法》(1999)和《慈善法》(2006)。2022年底对《慈善法》修订草案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根据2021年《中国慈善捐助报告》统计,2020年我国登记注册的慈善组织数量达到10310个,慈善捐赠总额超过2000亿元,公益慈善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中国特色本土化范畴第三次分配的提出奠定了实践基础。 2 从慈善到第三次分配——中国特色本土化范畴的提出 长期以来,在西方的学术和政治话语体系中,分配关系的核心是要素的边际贡献论,初次分配就是要素生产函数的求导。因而,收入分配主要体现为一种“技术”关系,而不是“社会”关系,收入分配与生产关系层面的制度设计没有直接关系。其次,西方经济学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经济人”的典型特征是“自利”,而不是“利他”。以“利他”主义为特征的第三次分配融入主流学术体系方面存在较大研究空间,理论与实际从冲突走向契合需要“利他”场域下的理论创新勇气。 第三次分配作为本土化范畴进入中央核心政策文本,对于理论界不断深化第三次分配范畴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3]。1994年,厉以宁教授首次在《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中将公益慈善上升到第三次分配的范畴,将其与市场化的初次分配与政府主导的再分配相提并论。第三次分配首次写入中央层面政策文本是2019年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将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从理论范畴上界定为第三次分配,并进一步被解读为“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社会力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4]。首次从主体、性质、功能、形式、动力、目的多维层面对第三次分配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界定。第三次分配的主体是什么?是传统市场与政府主体之外的社会力量。第三次分配的性质是什么?是以自愿为本质特征。第三次分配的功能是什么?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第三次分配的形式是什么?是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方式进行。第三次分配的动力是什么?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的主体自愿行为。第三次分配的目的是什么?是济困扶弱。对第三次分配中国特色本土化范畴概念内涵凝炼基础上,第三次分配再次写入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规划的政策文本。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中央的政策文本中首次明确了第三次分配的功能是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第三次分配作为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功能被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十九届六中全会后,中央财经工作第十次会议上再次提及第三次分配。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第三次分配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协调配套成为政策文本的新指向。在“二十大”报告中,完善分配制度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第三次分配再次被表述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从党的政策文本出现第三分配,到第三分配与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联动,到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再到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内涵、层次和机制层面上,第三次分配作为中国特色的本土化范畴,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治理体系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