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以来,在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人口激增等因素催化下,世界水资源总量逐步呈现短缺态势,跨界水冲突数量也在相应增加。根据俄勒冈州立大学国际水事件数据库(International Water Event Database)的统计,1948-2008年全球已发生6400余起跨界水冲突,严重威胁到各国非传统安全。①根据卢函等研究者的统计,以印度为中心节点,南亚已成为冷战后跨界水冲突最为频繁、冲突等级最高的地区,引发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② 基于对相关区域的深入观察,本文产生了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的困惑。具体而言,尽管国内水资源日益匮乏,为了缓和周边外交局势,印度政府还是在1996年5月提出了“古杰拉尔主义”,即所谓“睦邻友好,不求回报”方针,并与尼泊尔签订了《马哈卡里河条约》双边水合作机制。1996年12月,印度与孟加拉国签订《印孟关于在法拉卡分配恒河水的条约》(简称《恒河水条约》),组建联合专家委员会,借以解决跨界河流问题。③无论是在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力量方面,印度均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孟加拉国更是高度仰赖于印度境内的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和梅格纳河上游供水,对外依存度高达91.44%。④不过,印度历届政府仍然秉持“古杰拉尔主义”,并在主导系列跨界工程建设后宣布放弃诸多优惠条款,延续了免费电力供应、免费灌溉用水、应急分享供水等“平等、共享、不伤害”的承诺。对此,尼泊尔在2008年与印度共同建立了“三级双边机制(three-tier bilateral mechanism)”。⑤孟加拉国也顶住国内反对声音的压力,始终坚持推进对印水合作。⑥ 一般来说,当流域国家均具备了跨界水合作意愿,尤其是在流域大国兼具合作意愿与能力的基础上,南亚跨界水合作应当持续推进,然而事实正好相反。其中以印孟水关系最具代表性:在《恒河水条约》成功签署后,尽管两国持续付出了外交努力,却未再缔结任何具体协定,跨界水冲突仍然存在,甚至是从合作转化为冲突。直至2019年,两国才为部分河流制定了临时水资源共享协议草案,并签署了首份谅解备忘录。⑦有鉴于此,研究者有必要追问:为什么在流域国家均具备了跨界水合作意愿,尤其是流域大国主动创建规范性框架后,两国跨界水合作反而难以推进,甚至转化为跨界水冲突?换言之,为什么在时空背景相同的情形下,印孟两国间部分流域可以推进制度化合作、部分流域却陷入长期争端?对此,相较于国际体系、流域霸权和精英政治等单一层次的归因探讨,本文借鉴国际政治和比较政治理论,尝试构建内政外交联动框架,聚焦印孟之间的互动案例,力图回答上述问题。 二 多重维度下的跨界水政治研究 根据一般定义,跨界水冲突主要是指“相关行为体为谋求自身水利益和实现特定水政策目标,在利用国际水资源时引发矛盾,因而处于一种自觉的抵制、对立和对抗状态”。⑧在冲突过程中,行为体或将更好地认清共同利益所在,并为跨界水合作开启对话的可能。与之相应,跨界水合作通常以行为体成功达成合作意愿、缔结具体技术协议及切实履行条款内容作为核心标准。由于合作过程复杂漫长且充满变数,双方很可能在多重因素干扰下产生“假合作,真冲突”的结果。换言之,在更加连续的视野下,跨界水冲突和跨界水合作并非截然二分,而是可以在一定情形下相互转化。⑨同时,当研究者注意到河流水资源的供给与管理方面后,跨界水政治⑩还将呈现出更加复杂的面相。一方面,由于河流水资源具有多功能属性,兼顾流域内饮用、灌溉、环保、航运、发电和防洪等需求,因而矛盾本身并非一成不变,需要研究者开展情景化分析;(11)另一方面,由于河流水资源具有跨边界、跨层级和跨职能属性,呈现“去中心化”特征,致使跨界水政治普遍表现出地理空间多尺度和治理格局破碎化形态。(12)总之,由于跨界水冲突形式丰富且易于发生,跨界水合作层次多元而难以达成,当前并未形成统一的跨界水政治分析框架。下文将围绕“印孟水合作何以稳定开展”这一问题,从体系、区域和个体三个层次对既有研究进行综述。 (一)体系层次解释 体系层次解释认为,跨界水合作之所以能够持续,主要是区域规范和国际组织发挥了引导功能。一般而言,由于上下游国家间存在相互依赖以及不同形式的“水禁忌”,因此跨国水冲突极少以暴力手段作为解决措施,(13)而是可以基于国际公约框架(如《国际河流水利用的赫尔辛基规则》《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和《关于水资源法的柏林规则》)开展平等谈判,有效构筑多层次合作机制。(14)在此基础上,各类流域组织相继建立(如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和澜湄合作机制),传统的国际机构也参与其中,同流域组织一道提出政治倡议并推行联系战略,为跨界水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15)例如,尽管印度和巴基斯坦长期处于对峙状态,在印度河水资源问题上也不乏历史恩怨,但当世界银行于1960年协调双方签署《印度河水条约》后,两国再也没有因印度河河水分配问题引发大规模争端,并在两次印巴战争期间均保持了克制态度。(16)曾祥裕和刘嘉伟指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平稳运作,《印度河水条约》表现出惊人的韧性,甚至成为印巴关系的“压舱石”。(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