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3796/j.cnki.1001-5019.2023.06.002 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19(2023)06-0008-09 与传统形而上学相比,胡塞尔的第一哲学具有两个鲜明特征。其一,第一哲学既区别又关联于形而上学;其二,第一哲学的具体形态发生了动态演变。鉴于这两个特征,对胡塞尔第一哲学的研究至少包括三项主要任务:(1)厘清第一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内涵;(2)展现第一哲学的演变历程;(3)挖掘此演变的内在逻辑。 在目前研究中,第一项任务受到最多关注:第一哲学的内容被描述为本质现象学和超越论认识论①,形而上学的内容被描述为客观实在论、经验事实科学与目的论②。同时,这些不同形态之间的演变关系(即第二项任务)也得到较为忠实于胡塞尔文本的描画:一切第一哲学都中立于作为客观实在论的形而上学,作为本质现象学与超越论认识论的第一哲学为作为经验事实科学的形而上学奠基,作为目的论的形而上学为作为本质现象学与超越论认识论的第一哲学提供最终奠基③。相较于前两项任务,第三项任务,即,一开始为一种形而上学提供奠基的第一哲学为何需要另一种形而上学的奠基,后一种形而上学是何以可能的,这种形而上学又是如何为第一哲学提供奠基的,本质现象学与超越论认识论何以必然共同构成第一哲学,这些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答④。 本文主要关心第三项任务。本文首先呈现胡塞尔对第一哲学理念的初始规定以及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然后勾勒第一哲学理念从科学形而上学到超越论第一哲学再到原事实形而上学的演变历程,进而反思此演变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最后表明,胡塞尔的第一哲学不是现成的目的设定,而是对一切构造的最终开端进行揭示的理念,此开端在不同的演变阶段具有不同内涵,因此,第一哲学乃是一种活生生的理念,它在最终事实中的自我设定,在无限演变过程中的自我显示、自我“现实化”(Realisierung)⑤,恰好体现了胡塞尔现象学的古典特质,但是在其具体的现实化过程中,特别是在第一哲学从超越论第一哲学向原事实形而上学的演变中,同样展现出当代心灵哲学可以汲取的思想营养。 一、第一哲学理念及其在传统形而上学中的搁浅 胡塞尔在《第一哲学》开篇说道: 众所周知,“第一哲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的名称,是由亚里士多德引入的,但是在亚里士多德以后的时代,被偶然使用的“形而上学”这种表达方式所排斥。当我重新采纳亚里士多德创造的这个表达方式时,我恰好就是从它不常使用这种情况中获得了很大的预期好处,即它在我们心里只唤起字面的意义,而不唤起历史上留传下来的东西的多种多样沉淀物,这些沉淀物作为形而上学的模糊概念,使人胡乱想起从前形形色色的形而上学体系。⑥ 这段话表明,胡塞尔对第一哲学持有一种字面理解。这种字面意义的第一哲学虽然古已有之,但是胡塞尔认为它“所迫切需要的东西决不早已在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哲学体系中就满足了”⑦,或者说,字面意义的第一哲学被历史上各种形而上学体系所遮蔽。那么,什么是第一哲学的字面意义?它又是如何被传统形而上学遮蔽? 第一哲学这个称呼即表明它要优先于所有其他的哲学学科,这种优先性不是基于其崇高的价值或地位,而是基于其为其他哲学学科提供奠基的第一原理。那么什么是第一原理?由于这里的第一哲学是字面性的,因而我们在此只能满足于一种字面的回答,即,第一原理是一种得到绝对正当性证明或具有绝对明见性的原理。绝对明见性之为绝对的,在于它不允许任何不清晰或不确定。我们在日常生活或自然科学中所遇到的明见性恰好具有这种不清晰性和不确定性,因为它们预设了实践对象、自然世界的客观存在,而后者的可能性、现实性和必然性都没有得到彻底的批判性考察。因此,绝对明见性不可能是前述那种不清晰的、不确定的自然明见性或实证明见性,而是与之相对的超越论明见性。超越论明见性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相即明见性,一种是绝然明见性。相即明见性要求事物的方方面面都完全清楚地被给予,不允许存在任何晦暗不明的部分,绝然明见性则意味着被给予之物的不被给予是不可设想的。相即明见性和绝然明见性可以同时出现,例如,当下的纯粹意识或超越论主体就既是完全被给予的又是不可怀疑的。但是,相即明见的东西可能不是绝然明见的,例如可以设想现在清晰看到的蓝色稍后被发现是白色或什么都没有;绝然明见的东西也可能不是相即明见的,例如始终保持同一的超越论主体就不会完全体现为当下的意识主体。但无论是哪种明见性,它们都表示绝对的自身给予,都符合第一原理的要求。 从上述对绝对明见性与自然明见性的区分可以发现绝对明见性不是现成触手可及的,它需要一定的方法才能够获得。首先,第一原理要求不设定任何前提,否则它就不是第一原理,因此需要排除一切成见,无论是生活经验、文化背景还是科学理论都不能直接当作纯粹认识的出发点或基础。并且不仅要排除个别的自然论断,例如天体、生物有机体存在等,也要排除最普遍的自然论断,例如自然世界或客观时空等。这种排除不是否定,而是将之置入括号,悬而不论,保持中立。在这种悬搁帮助我们清除障碍之后,我们还需要一种积极方法来洞见到第一原理。这种方法就是“一切原则的原则”(das Prinzip aller Prinzipien)——直观,即对现象如其所是的直接的、完全的把握。这种直观不再是基于包括经验自我在内的客观世界的存在,而是排除掉一切存在设定的纯粹直观或现象学直观。但是,直观方法本身难道不是一种预设吗?它如何能够自证清白?相较于其他哲学方法(例如演绎、分析、综合、批判等等),直观方法的独特性恰恰在于它具有“反身关涉”(die Rückbezogenheit auf sich selbst)⑧,因为一切明见性都是由直观提供的,直观方法可以证明其自身的明见性,对直观方法的一切批判都反而建立在直观的基础之上。因此,直观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第一原理,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第一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