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23)06-0064-11 DOI:10.3969/j.issn.1672-0717.2023.06.07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15年国家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以来,我国已基本形成大学生创业浪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创业大学生人数由2015年的55.8万人增长到2019年的74.1万人[1];另据央视新闻报道,2020年我国创业大学生人数已达82万人[2]。然而在大学生创业浪潮的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多数创业大学生由于创业活动高风险和自身创业能力有限,会遭受创业失败。有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达95%,远高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3]。创业失败会给大学生创业者带来情绪损耗、经济损失等一系列负面影响,但如果他们进行有效修复,则不仅可以减轻这些负面影响,而且能够发挥创业失败的积极价值。相反,如果创业失败后没有得到有效修复,他们很有可能因此退出创业场域不再创业,或者即使选择再创业,也会陷入“创业—失败—再创业—再失败”的死循环,造成创业人才严重流失和创业资源巨大浪费。因此,营造宽容失败氛围,加强大学生创业失败修复,进入了政策议程。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号召全社会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为创业者进行创业失败修复提供必要支持[4];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5]。 中国是一个“关系本位”社会,大学生创业活动深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呈现出典型的“关系资本主义”特征。前期研究和个案观察都表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活动有着重要作用。这不仅表现在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会资本获取各种创业资源来保证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6],而且体现在创业失败修复时,很多大学生可依靠社会资本再次获得人脉、信息和资金等创业资源,提升创业能力,萌生再创业意愿或产生再创业行动。但遗憾的是,已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探讨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7-8]、大学生创业绩效[9]和创业教育的影响,无法从理论上揭示“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创业失败修复”的关系,也不能在实践中从社会资本角度给大学生创业失败修复提供政策建议。实践需求与理论研究供给的脱节,促使本文主要关注以下三个问题: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失败修复的作用是什么?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失败修复的作用是否具有异质性?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失败修复的作用通过什么路径进行?我们希冀这三个问题的回答,理论层面能够促进大学生创业失败修复研究深化,实践层面可以为政府和高校帮扶大学生创业失败修复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和概念界定 (一)社会资本的内涵与外延 最早对社会资本内涵进行系统研究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通过体制化关系网络占有而获取的实际或潜在的社会资源[10]。在此基础上,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从社会功能角度界定了社会资本的内涵,指出社会资本是包含在社会结构中并且以信任为基础的一种关系资源[11]。林南则进一步将社会资本内涵与个体对社会资本的使用结合起来,提出社会资本是行动者在行动中(有目的)获取和使用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由嵌入在社会关系中的资源和资源的获取使用两个部分组成[12]。对社会资本外延的界定,目前学界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是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包括社会网络、信任和社会规范三种形式;二是纳哈佩特和戈沙尔将社会资本划分为关系维度、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相对来说第二种划分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更多认同和借鉴,因为这种划分能清晰地描述个体通过社会互动进行资源交换的意愿、获取资源的机会以及获取资源的能力[13]。综上,本文认为大学生社会资本是指嵌入大学生社会关系网络中实际的和潜在的社会资源。进一步地,本文同样将大学生社会资本划分为认知维度、关系维度和结构维度,其中认知维度关注大学生所处社会关系网络内成员共有观点、解释和价值观的一致性,关系维度关注大学生通过与其他主体长期互动发展而来的人际关系网络,结构维度则关注大学生在所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主体的链接关系。 (二)创业失败修复意蕴和过程阶段划分 1.创业失败修复意蕴界定 源于悲痛情绪研究的创业失败修复意蕴演变,充分体现了学者们由单一到复杂、片面到全面的研究思路,相关研究视角有两个:第一,“能力”或“情绪”单一视角。莱维奇认为创业失败修复是创业者自身具备从失败逆境中恢复的能力,这种恢复有利于其增强不惧失败的信念和动力[14]。谢泼德则将创业失败修复定义为创业者面临失败时仍能够保持良好情绪状态,不再受过去相关事件困扰而产生消极情绪[15]。第二,“情绪”“认知”和“行动”综合视角。有研究发现,除情绪修复以外,能力修复还应包含认知修复和行动修复两个方面。谢雅萍等学者对连续创业者进行扎根研究,提出创业失败修复是创业者克服、处理失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问题,从而在情绪、认知和行动三个层面实现修复,激发再创业意愿或再生创业活动的过程[16]。本文借鉴谢雅萍等学者的观点,将大学生创业失败修复划分为情绪修复、认知修复和行动修复三个维度。其中情绪修复是指大学生思考或与他人提及创业失败相关事件时不再产生消极情绪的反应状态;认知修复是指大学生通过对信息搜寻与处理以及对创业机会、风险、成长等事项的反思,更新自己的创业知识结构;行动修复是指大学生采取一系列行动举措,重新点燃再创业意愿或继续再创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