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2120/bjutskxb202304050 一、问题提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是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①。共同富裕并不只是经济的单维目标,还有着社会与文化的多维性,与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和社会关系密切相关[1]。共同富裕所强调的是美好生活和较高水准的生活品质,看重的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富裕,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2]。而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社会制度建设和公共政策议程之一,就是夯实民生基础,提高社会保障的有效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3],让社会保障体系成为共同富裕的稳定器和公平正义的助推器。 历史上福利国家过高的福利水平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负累,使政府、社会和学界都对“福利陷阱”避之不及。尤其在东亚地区,经济发展被视为国家发展的首要目标,社会政策从属于经济政策,呈现出“生产主义”的特征,定位于边缘性、补充性、选择性,福利供给长期处于较低水平[4]。然而,自20世纪末,中国开启了从福利生产主义向发展主义的转型[5],建立了一个覆盖较广、制度类型比较完整、服务内容丰富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被国际社会保障协会(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Association,ISSA)授予“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2014-2016)[6]。可以说,中国的发展不仅取得了举世公认的经济奇迹,还取得了备受赞誉的社会奇迹,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优势[7]。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中国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8]。自2012年以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口超过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9],并且借助于医疗救助制度的支撑,贫困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9%以上[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11]。然而,中国从福利生产主义向发展主义转型的社会奇迹及其对共同富裕的意义,以及对全球福利政治发展实践的创新意义,在学术研究上远未得到充分的挖掘,中国社会奇迹的故事也远未在国际社会福利理论体系中占据应有的位置。为此,本文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国际视野和中国经验出发,探究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逻辑,用中国的实践来创新、丰富福利政治的理论逻辑,面向2035年的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三种理论逻辑和政策取向 (一)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经济发展逻辑 学界一般认为,社会保障制度最初产生于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工业化大生产让工人面临失业、生病等各种社会风险;为了稳定经济发展,国家必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确保工人在蒙受社会风险时也能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从而维持工业化生产所需的人力资源充足性;而工业大生产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和技术进步也使得国家和社会具备了这种能力。由此,社会保障从过去只为社会底层提供拾遗补缺型的援助转变为满足多数民众民生的基本需求,社会保障的取向从“补缺型”(the residual approach)向“制度型”(the institutional approach)转变[12]。 随着福利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学界从发展主义角度来关注社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视角受到诸多关注和认可。发展型社会政策既可以促进人的发展能力、提升人力资本,也可以防止大量劳动力被排除在生产体系之外,以此避免贫富差距过大[13]。在理论上,福利发展主义视角超越了“剩余型”和“制度型”福利国家之争,超越了将福利视为消费品的传统观点,从社会投资的角度看待福利制度[14]。在经验上,相关计量历史学分析显示,社会政策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对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15],运转良好的福利制度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16]。 就中国而言,经济发展也常被视为福利制度变革的主要动力。至少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中国福利转型以社会保险体系建设为核心,而社会保险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顺应国有企业改革的产物:由企业、个人共同缴费并由国家给予一定财政支持而形成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破除了传统劳动保险制度对参保者国企就业身份的限定和对国有单位制度的依赖,也破除了劳动者与单位的人身依附关系,在公平和效率方面都有很大提升,促进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再分配逻辑 学界在对福利制度的比较研究中,认为再分配程度是重要的分析指标之一[17]。社会保险是一种“缴费型”(contributory)福利项目,与家计调查型(means-tested)福利项目相比:后者通常以个体或家庭的需要为基础,多面向弱势群体,典型的有低保、食物券、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再分配效应显著;而前者则以劳动市场的参与和对福利项目的贡献为依据,以个人缴费为基础,典型的项目有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等[18],再分配效应不太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