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学界对民主概念的理解一直存在广泛的差异。差异的关键何在?能否取得差异性共存?这些问题长期缺乏细致的讨论,几乎成为被悬置的问题。中国在充分借鉴各国民主实践的基础上,立足中国现实场域,根据中国经验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概念。从这一过程看,民主只有在不同历史语境中进行“再概念化”与“本土化”,不断呈现螺旋式演进与创新,才能更具弹性和张力。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能抱着守旧与偏执的态度看待民主的丰富内涵,应当从更广阔的视野,从人类政治文明多样性角度看待世界民主的发展,期望以新的民主范式不断丰富与拓展世界民主发展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民主的概念之辨 民主的概念最初主要从古希腊城邦政治实践中发展而来。民主从诞生到今天一直备受关注。人们基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语境、政治制度与政治立场,对民主的看法也千差万别。为了厘清民主的概念,人们需要从不同语境中看待民主发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多样性,这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民主的本质属性及价值意义。本文主要聚焦民主跨越不同语境如何再“概念化”与“本土化”这一问题,进而展示民主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差异性,尝试发掘民主概念所蕴含的意义脉络,还原民主在现实社会的本真性。 (一)西方语境中民主概念的演进 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民主历经人类不同文明与文化样态的洗礼,在概念、道德、文化与思想等层面上,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与意义。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不断拓展与提升的力量源泉之一。对民主的内涵与意义的赋予主要源自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多元与差异的实践性累积,而不是来自任何一种政体或制度的自我规定。民主概念最初源于古希腊城邦政治。在那个时代,古希腊城邦政治的结构还是比较简单与粗糙的,在此政治框架下孕育的民主内涵也相对简单,但它却为人类政治文明开创了主权在民的一种崭新模式,为人类政治生活打开了一扇充满希望与美好的窗户。民主从古希腊开创以来,历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近现代资本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等不同阶段的洗礼与历练,表现出对传统的不断吸纳、唤醒和组合重构。例如,从古希腊的直接民主到古罗马的共和民主,从欧洲启蒙时期卢梭的主权民主到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贡斯当的宪政民主,再到20世纪帝国主义时代熊彼特式精英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等。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演变过程中,民主的意义与特质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与调整,民主呈现出一种断断续续的发展状态,而没有展现出严格意义上一脉相承的现象。 民主到底是什么?人们该怎样去理解与践行?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人们政治视野中的民主仅限于希腊城邦政治生活中的一种活动,表现为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样态。近代以来,直接民主模式逐渐被改造为代议制民主模式,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直接民主造成的弊端,却也逐渐背离了古希腊民主多数人统治的真谛,特别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民主不但迅速与政党政治结合在一起,也给人们认识民主造成了一定障碍:多数人统治的民主转变为以“三权分立”“多党轮替”“竞争选举”等形式构成的西方民主;以“人民主权”置换为“人民同意”;以“形式民主”僭越“实质民主”。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肢解了民主的原初意义。当民主的传统资源被逐渐耗尽的时候,它却开始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与殖民过程而不断对外输出。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西方的民主化在非西方国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由于这些国家自身文化传统中没有孕育出类似的西式民主,所接受的民主主要是从西方政治文化中输入而来,大都是外源型与衍生型的,没有很好地得到所在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支持与巩固,也难以很好地实现本土化构建,因此,难免产生诸多问题与困惑。从亨廷顿对第三波民主浪潮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民主化在席卷世界各地的同时,并没有为这些国家带来秩序与发展,反而引发党派斗争、部族仇恨和宗教冲突等乱象。 一种民主模式的功能实现根本不在于其模式与架构形式如何,而在于其与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与人们的生活惯习等的契合度。民主在跨语境移植的过程中,如果缺少所在国政治与文化的有效支持,缺乏人们的认同与信仰,很可能会陷入文不对题、南辕北辙的困境,甚至会导致“文明的冲突”。民主是世界各国民众探索政治生活的一种方式,人们所依存的政治文化传统和生存环境不一样,对民主的理解和认知也不一样。民主不可能具有不变的或普适的模式。因此,在理解民主之时,“必须放弃本质主义、统一主体和普遍主义的观念”,①因为民主的内涵与模式应当是多样性的。也正是这种多样性,完成了在不同语境中对民主概念的填补与丰富,进而实现了民主不同形式和意义的匹配。可见,对民主的认知不仅需要来自不同文明的话语阐释,还需要人们具有“领悟”“移情”“情景化”的自觉意识,需要进行“移植”“解构”“创造性转化”等重建民主知识的行动。 (二)中国语境中民主概念的独特性构建 民主一直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反思性和争论性的复杂多变的概念,其在演变过程中,民主的移植存在诸多“是非”与“混乱”问题。民主跨越不同的历史语境“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自身形式与它得以发展的社会环境间的关系”。②民主只有找到适合其生存的土壤才能顺利成长。自民主跨入中国历史语境进行传播后,在传播过程中主要采取“解构-转化”与“传承-创新”两种路径,实现中国式民主概念的构建。 一是“解构-转化”的路径。“解构”概念最初源于海德格尔的一个术语,意为消解与揭示等。随后,德里达进一步拓展了“解构”的含义,认为这是一种带着“问题化”的反思,是对一些规范性概念进行解剖,希望发现其不足,然后对其不断加以改造、拓展、颠覆和转化,然后再实现重新建构。③例如,在资本主义时代,民主被简化为“民主=民主自由”“民主=代议制”“人民的主权原则=人民的同意原则”“民主=自由竞争”等模式。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对民主研究的自觉意识,依据具体的中国历史语境,重新认识民主的概念及内涵,认清上述模式的弊端,再依据亲身感知、体验和观察到的具体、丰富、鲜活的事实,凭借反思的直觉和创造性联想与既有的民主知识进行对话,然后通过知识再动员和逻辑再建构,按照“概念源—概念反思—概念学理化—概念转化”的演进逻辑提炼出新的概念,形成学理化的表达。 二是“传承-创新”的路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尚书》很早就存在“天惟时求民主”“诞作民主”等表述,包含了丰富的民本思想。在中国历史语境中,对民主的探索是在传承民主思想精髓的同时结合时代性,既吸取西方民主主权在民、竞争选举等精华,也传承中国传统社会的民本思想,根据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按照“传承-创新”方式,“赋予新的含义、增添新的内涵”的过程。④在近代,民主移植到中国后迅速与“革命”“共和”“解放”“斗争”“独立”等词语密切结合在一起。国人不仅把民主看作一种理想的政治制度形式,更是把其看成一种民权,一种平民主义和人民民主专政。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由“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构成的全过程人民民主,⑤始终秉承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理念,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根据中国的现实需要赋予了民主新的内涵与特质。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以来对民主始终不渝、孜孜以求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在不断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与发展的过程中,根据中国实践与人民需求建构的新型民主概念。全过程人民民主概念的提炼过程鲜明体现出“对现象的深刻了解以及强大的综合能力”。⑥全过程人民民主概念的建构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对民主勇于探索和创新的能力,是对世界民主政治发展趋势的一种深刻把握,是基于中国百年来民主探索实践的一种综合、归纳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