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2-1698.2023.09.002 一、《洛阳伽蓝记》的作者及其仕历 《洛阳伽蓝记》的作者,《广弘明集》卷六、《新唐书·艺文志》、《河南志》作“阳衒之”。《史通·补注》《郡斋读书志》《百川书志》作“羊衒之”。《隋书·经籍志》、《历代三宝记》卷九、《续高僧传》卷一《菩提流支传》、《法苑珠林》卷一百《传记篇·杂集部》作“杨衒之”。羊氏为泰山著姓,望非北平。据此,《四库全书总目》认为“羊”字疑误。至于杨姓,非北平望姓。不过,现在通行的《洛阳伽蓝记》卷首下题署“魏抚军府司马杨衒之撰”。范祥雍先生《杨衒之传略》力主杨姓。①周延年《杨衒之事实考》则认为杨姓不可靠,当姓“阳”。其文曰:“详考《北史》及《魏书》,杨氏达者无北平籍,而《魏书·阳固传》:固字敬安,北平无终人,有三子,长休之,次诠,三未详。《北史》固传称有五子。长子休之传云:弟琳之,次俊之,与衒之名字排行颇为相近。休之且长文学,为史官,有声当时,则北平之阳氏以文章传家,已可概见。衒之若果为阳姓,其为休之弟或族昆弟,必无疑矣。”②徐高阮《重刊洛阳伽蓝记》校勘记:“阳固以后魏正光四年卒,时年五十七岁。衒之于永安二年已为奉朝请,时去固卒九年。至武定五年,已经大乱。衒之因行役重览洛阳,乃作此记,时去固卒二十余年,则以年论之,谓固与衒之为父子辈,似亦可相当。固历仕太祖、世宗、肃宗朝,以刚直雅正称,曾著南北二都赋,以讽贵戚奢靡之事。而特受知于清河王怿。观衒之此记,识既广博,言多讽谕,于诸王豪侈,颇详书之,唯于清河,称其名行,云有固风,似不为过。若断父子,尚恐未足。”“冲觉寺”“融觉寺”皆清河王元怿所立。“冲觉寺”条对元怿给予正面的评价:“怿,亲王之中,最有名行,世宗爱之,特隆诸弟。”“延昌四年世宗崩,怿与高阳王雍、广平王怀并受遗诏,辅翼孝明。时帝始年六岁,太后代总万机,以怿明德茂亲,体道居正,事无大小,多咨询之。……” 为便于行文,这里姑且统一从俗作杨衒之。杨衒之原籍北平(今河北定县,一说河北遵化),③生卒年不详。《洛阳伽蓝记》卷一:“永安中庄帝马射于华林园,衒之时为奉朝请。”据此而知,杨衒之于北魏永安(528—530)年间为奉朝请,参与魏孝庄帝在华林园举行的马射,当时孝庄帝见到三国时魏明帝的“苗茨之碑”,因问“苗茨”二字的解释,杨衒之答称:“苗”乃“茅”之假借,是“以蒿覆之”的意思,得到众人称赞。奉朝请在元魏时为从第七品,官阶甚低,一般是起家官,多在二十岁左右担任,可上推杨衒之生年在公元510年左右。从自序载其“至武定五年,岁在丁卯,余因行役,重览洛阳”等语以及书中所记史事,可知书中记事最晚为魏孝静帝武定五年(547)。严可均推测其“齐天保中卒于官”,未详所据,然亦距事实不远,年过五十。④ 杨衒之仕宦经历可推测者有四:一是奉朝请。前文已指出是其二十岁左右。二是期城太守。《历代三宝记》卷九说“《洛阳伽蓝记》五卷,期城郡太守杨衒之撰”。《续高僧传》卷一、《法苑珠林》卷一百、《大唐内典录》卷四都说到他曾为“期城郡守”。史载,期城在元象元年(538)已为西魏攻克,不再属于东魏。因此,杨衒之为期城太守,当在西魏攻克之前,大约三十岁。三是抚军府司马。今各本《洛阳伽蓝记》则题“魏抚军府司马杨衒之”。据此知道,杨著书时为抚军府司马,可能是他晚年著书时所居官职。四是秘书监。《广弘明集》卷六《叙历代王臣滞惑解》记载“杨衒之,北平人,元魏末为秘书监”。⑤据《魏书·官氏志》,抚军将军属从第二品,从第二品将军司马属第五品,秘书监属第三品。外任秘书监则已是东魏亡国的前夕。北齐代东魏在公元550年,与杨衒之行役洛阳仅相去三年,如果署衔和《广弘明集》的记载均不误,就可以推知此书大约成于公元547年之后。 二、《洛阳伽蓝记》的体例及其内容 《洛阳伽蓝记》自序:“先以城内为始,次及城外,表列门名,以记远近。凡为五篇。”后来著录,皆为五卷。这五卷是: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每卷以著名的佛寺为纲,兼及有关的宫殿、邸宅、园林、佛塔、塑像以及有关人物的轶事掌故,甚至还有类似的志怪传说等。 刘知几《史通·补注》:“亦有躬为史臣,手自刊补,虽志存赅博,而才阙伦叙。除烦则意有所吝;毕载则言有所妨,遂乃定彼榛楛,列为子注。若萧大圆《淮海乱杂志》、羊衒之《洛阳伽蓝记》、宋孝王《关东风俗传》、王邵《齐志》之类是也。”《洛阳伽蓝记》卷五“凝玄寺”条:“凝玄寺,阉官济州刺史贾璨所立也。在广莫门外一里御道东,所谓永平里也。注:即汉太上王广处。”(“广”字,徐高阮和周祖谟都认为是“庙”字之误)这是全书唯一保留的一个“注”字,似乎说明,杨衒之著书时确实自为子注。 现存《洛阳伽蓝记》最早的版本是明代嘉靖年间的如隐堂刻本,《四部丛刊》据以影印。这个如隐堂本,子注与本文混在一起,并无区分。 清代道光年间,吴琯《古今逸史》本据刘知几《史通》所说,遂试将区分正文和注文,但不尽如人意。清人顾千里《洛阳伽蓝记跋》云: 予尝读《史通·补注》,知此书原用大小字分别书之。今一概连写,是混注入正文也。意欲如全谢山治《水经注》之例,改定一本。惜牵率乏暇,汗青无日。爰标识于最后,世之通才,倘依此例求之,于读是书,思过半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