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3806/j.cnki.issn1008-7095.2023.10.002 引言 在社会科学领域,“世代”(generation)是一种个体诠释自身经历、身份以及在世界中所处位置的认知框架,①是勾连个人生命历程与社会历史背景的关键概念。对于理解不同人群、进行宏观社会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世代单位也有着重要的工具性作用。然而学术界、营销界乃至日常话语,不同的视角对青年世代的定义各异。致力于代际划分的学者通常偏好以历史事件或发展阶段定位的路径来描绘世代,但最流行的划分标签往往被大众媒体所创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偏好使用80后、90后等“十年一代”的划分方法。近年来,用于描述青年群体的“Z世代”标签逐渐在市场营销以及媒体话语中兴盛,也为一些学者所采用。在中国知网(cnki.net)上搜索主题为“Z世代”的文献,可以发现在2018年后,学者对其的关注度呈指数型上涨(见图1)。如果说“世代”是个人理解世界和自身的抓手,那么对于这一源于西方的“Z世代”话语体系在我国语境下是否适用,以及如何运用,则需要审慎考量。
图1 “Z世代”主题论文中国知网每年发文量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我国世代叙事的现状出发,讨论“Z世代”能够流行的缘由。笔者认为,“Z世代”对新媒介的强调与我国的世代叙事不谋而合,使之具备全球化同步的表象。第二部分通过词频分析和主题统计等方法,总结了目前“Z世代”标签在大众媒体和学术领域的使用现状,发现这一世代叙事的框架整体上注重消费主义和生活方式,并且隐含着西方的、精英化的视角。第三部分则试图从中国的实践层面出发,去探究当前被“Z世代”叙事关涉的当代中国青年文化价值观的实际特征。考虑到新媒介的全球化同步发展,我国的青年世代与西方青年确实有生活方式上的共通性。但结合问卷调查数据,考察了青年世代可能受媒介影响的价值观维度后,本研究发现青年世代的深层价值观并非如其生活方式和主流印象那般新潮,反而体现出传统价值延续的一面。因此需要从表层生活方式和深层价值观两个维度,重新理解并阐释当前青年世代,而不是用一个西方流行的概念去简单概括。 一、“Z世代”:新媒介叙事及全球化表象 作为单位的“世代”,描述的是一群在类似的生命周期,共同经历了同样的社会发展过程,从而形成了特定的思维和行为趋势的人群。②重大的社会历史性事件和潜移默化的社会变迁,结合个体的生命历程,都将塑造独特的一代。而新媒介叙事则可以看作是20世纪90年代后,重大转折性事件缺失背景下的新生世代诠释模式。在早期的研究中,用于代际划分的历史事件都标志着国家及社会的转折。③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方向固定、走势稳定的时期,跟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步调,呈现累积性变迁的推进,例如经济发展、新职业的出现、媒介环境更新等。而像改革开放那般巨大的、足以定义一个世代的转折性事件则较少,非典疫情、北京奥运会等大事件,实际上并未打破社会的稳态,对一个世代的自我诠释和认同的形塑力量也不如转折性事件那般强大,以此来划分世代显得说服力不足。一个典型案例便是,北京奥运会期间盛行的“鸟巢一代”说法并未流传下来。此时,媒介的更新作为青年生活方式变化的一个显性因素,弥补了重大事件的缺位,而愈发融入新生世代的诠释和身份认同中。从2000年开始,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率呈指数型上升。④上网人群中,又以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流。⑤互联网之后媒介技术革新加快,但仍旧依托着互联网基础设施;“数字原住民”们对媒介变革的体验方式也与前序世代不相类似。一方面,他们更加熟悉互联网环境,也更容易发现和探索新的平台媒介;⑥另一方面,他们的成长过程融入了更多的媒介叙事。更重要的是,论坛和聊天工具让青年人得以在公共领域掌握更大的话语权,将自身经历以及共同烦恼提上议程,从而在社会层面提高世代的可见性。在此之前,以大众媒体等话语场所为代表的公共领域是被年长者所占领的。虽然每一代人所经历的社会发展背景差异很大,但媒介接触的代际差异无疑是其中一个显性的、容易被常人所观察到的因素,因而不难想见世代标签化会围绕着媒介特性展开。 “Z世代”标签的内涵也与媒介密不可分。“Z”本身并无具体含义,而以英文字母表顺序对应着“X世代”“Y世代”之后的世代,⑦其中“X世代”缘起于加拿大小说家Coupland的同名小说,并用于描述美国婴儿潮(约1965-1980年)之后“无法被定义”的一代。⑧在皮尤调研公司的描述中,美国“Z世代”指的是这样一类人群:他们的种族更多样,在性别、气候等议题上希望政府作出更多改变,以及被互联网科技环绕着长大,社交媒体几乎成为生活的中心。⑨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则在分析了访谈文本和大量“Z世代”社交媒体文本的基础上,总结了英美“Z世代”的十条特征: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