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为人知的《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三部长篇小说之外,柳青还有一部未面世的长篇小说。笔者看过此作的手稿,用棉线装订为一册,共189页。开篇引用毛泽东语录一小段,占一页。小说正文共188页。柳青只在最后一页标了页码:“188”。手稿纸已经发黄,竖版格式,每页从右至左,共14行,每行37个空字格,每页计518个空字格。以稿纸算字数,若按188页正文算,共97384字。小说录成电子版(核校后)用电脑统计,字数是。75976字。小说正文分为二十小节。每小节前标注“一”“二”“三”等数字。手稿最后在括号里标注:“未完”。最后标注的时间为“1953年10月7日”。 这部长篇小说本没有书名。因小说中多次出现“旷野”或“旷野里”字样,评论家李建军建议将“在旷野里”用作书名,笔者赞同此名,遂以此作为该作书名。 《在旷野里》的写作意念,萌生于1952年7月至8月间柳青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党校参加整党活动期间,写作于长安县常宁宫,写作时间约为1953年3月初至10月7日,耗时约七个月。 小说中的时间和故事发生地 时间:小说中写得非常明确,正文开篇第一句就是“1951年7月初的一天”。还写到,军人出身的主人公朱明山从渭河边的一个地委出来,将以县委书记身份奔赴新的工作岗位时,他在列车上看到当时的报纸,报纸上也登出了一则消息:“朝鲜停战谈判七月十号要在开城举行了”。可见,小说中的故事起始于1951年夏。小说在第二节还写到“那边田野里的棉花、谷子和包谷”等农作物,显然是陕西关中夏末近秋之际的景象。 小说第九节还有一个标明的时间:“可是1951年七月上半月的一天夜里,由县委书记朱明山指挥的治虫工作队的各工作组到了本县渭河两岸的老棉区……” 由于这部小说是未完成稿,目前故事的前后展开时间约在半个月左右。 故事发生地:陕西关中,渭河两岸主要是南岸,靠近秦岭终南山的一个县。小说未给这个县命名。 《在旷野里》是1952年柳青回到陕西,做了一段整党工作的调查研究,又到长安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参与了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以后有感而发写的。据柳青大女儿刘可风回忆:“1952年父亲从北京初回陕西,就对当时的整党工作做了社会调查,而书中所写的治虫工作,他闲谈时提到过,我估计这里有他的亲身经历。特别是书中说县委朱书记在一项工作的初期要往先进的地方跑,及时总结经验和规律,然后就多往后进的地方跑,以便帮助后进,指导和改进全局工作。他说这是他的工作经验。”这说明,这部作品熔铸着柳青一些真实的生活体验。 回到陕西以后,柳青曾于1952年9月至1953年4月在长安县兼任过县委副书记,后保留县委委员职务,主要从事写作,所以他对长安县的地理和环境很熟悉。从《在旷野里》的地理位置和有关景象描写看,这个县域与当年的陕西省长安县大致相似,但有所扩大。比如小说中写到了渭河北岸的一个中心区——渭阳区,山南水北谓之阳,渭阳也就位于渭河北岸,而这个所谓的“渭阳镇”从地理上看,无论是1950年代还是现在,都不在长安县境内。由此看来,小说中所写的这个县,是以真实的长安县为参照,又有扩展,是一个在地理上有所虚构的县域。 小说写到了西安,还写到西北党校的所在地位于西安小雁塔旁边。小说中对地委所在地做了如下交代:小说开篇,朱明山在“城里的地委会”谈工作,然后“从渭河边上的一个中等车站”乘“一列普通客车”奔赴他将要工作的县里。这个地委所在地似乎是以陕西关中的渭南或咸阳为原型。 小说中朱明山任职的县城和县委所在地:第三节开篇写道:“位置在大平原上成千个稠密的村庄中间,一个小县城除了一两条小街和街面上多有几座瓦房和铺面,它和朱明山在解放战争中经常宿营的那些土围墙里的大堡子也没什么大差别。”朱明山“进了离车站二里多的县城,拐过三两个弯,就到原坡底下的一片树丛里的县委会了”。此处关于县城街道的描述以及讲明“县委会”位于“原坡底下”,与当年的长安县城所在地韦曲镇以及长安县委会所在地基本相符。柳青1952年经中共陕西省委安排到长安县落户,开始就住在长安县韦曲镇长安县委大院的一间平房,他在小说中这样描述,显然与他在此地的县城经验与感受有关。 小说中,新任县委书记朱明山问县城到山根底下有多远,县委副书记赵振国介绍了这个县的概况,他说:从县城“到最近的一个山口子四十里”,“这是个南北长条子县。城南七个区,城北八个区,四个区在渭河以北。城北主要是产棉区,城南原上的三个区是产麦区,溜南山根的四个区因为山里流出来的几条河,有一部分稻田”。由此可见,此县区域与实地长安县相似,又不完全相似。“城南原上的三个区是产麦区,溜南山根的四个区因为山里流出来的几条河,有一部分稻田”,相似;“城北八个区,四个区在渭河以北”,“城北主要是产棉区”,有点不像,长安县有产棉区,当年长安县境(现为长安区,长安县与长安区所辖区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变迁中有变动)的西北角有一块地是在渭河南岸,甚至伸至河滩,但没有到渭河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