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23)05-0034-10 周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人的觉醒”的时代①。周代思想界讨论的中心问题,不是神道,而是人道。周代讨论的人道集中体现为内圣外王之道。在外王之道中,君主必须通过大臣百官才能实现对基层民众的行政管理。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大臣百官呢?当然是贤人。“人主不可以不慎贵,不可以不慎民……慎贵在举贤,慎民在置官。”②于是,“尚贤”,成为周代人道学说、政治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对周代的尚贤学说作出系统的综合性的研究与阐释,试图为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周代外王之道中的“尚贤”主题 “贤”,指品行高尚。如《周礼·大宰》“三曰进贤”,郑玄注“贤”:“有善行也。”《庄子·徐无鬼》云:“以财分人谓‘贤’。”同时也指才能杰出。如许慎《说文解字》云:“贤,多才也。”综合二义,“贤”指才德杰出的人。关于贤才的类别和高低,文子有过独特的划分:“智过万人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杰’,十人者谓之‘豪’。”“明于天地之道,通于人情之理,大足以容众,惠足以怀远,智足以知权,‘人英’也。德足以教化,行足以隐义,信足以得众,明足以照下,‘人俊’也。行可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守约,廉可以使分财,作事可法,出言可道,‘人杰’也。守职不废,处义不比,见难不苟免,见利不苟得,‘人豪’也。”③“尚贤”,即把有才德的“英”“俊”“豪”“杰”任用到各层各级管理万民的官吏岗位上去。“有道之君,任用俊雄,动则明白。”④ 周代的文、武之道是对尧、舜、禹、汤之道的继承。“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⑤所以“尚贤”成为周代政治之道的一个重要主题。《尚书·周书·周官》早就提出“推贤让能”“举能其官”的要求。《周礼·大宰》“以八统诏王驭万民”,其中两项就是“进贤”与“使能”。《礼记》崇尚:“大道之行也……选贤与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竞放宏议。“尚贤”成为除老庄外各家普遍强调的主张。管子指出:“霸王所始,以人为本。”“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管子·霸言》)管子说的“争人”,指人才的争夺:“论材量能,谋德而奉之,上之道也。”(《管子·君臣》)晏子为齐相,一再向景公建议“举贤以临国”⑥。冉雍向孔子请教怎么为政。孔子提出三条原则,其中之一是“举贤才”⑦。《墨子》一书专设《尚贤》篇,提出“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墨子·亲士》),“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墨子·尚贤上》)的命题,并从“上可而利天,中可而利鬼,下可而利人”的角度,论证“尚贤”是“天、鬼、百姓之利”而“政事之本”(《墨子·尚贤下》)。荀子重申:“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⑧ 具体说来,“尚贤”包括哪些做法呢?晏子提出“知贤”“用贤”“任贤”:“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之十)尸子提出“用贤”“求贤”“尽贤”“进贤”“知贤”数端:“国之所以不治者三:不知用贤,此其一也;虽知用贤,求不能得,此其二也;虽得贤,不能尽,此其三也。”“为人君者,以用贤为功。”“虑事而当,不若进贤;进贤而当,不若知贤;知贤又能用之,备矣。”⑨文子提出“知贤”“爱贤”“尊贤”“敬贤”“乐贤”五项,并以此重新解释“仁义礼智乐”的涵义:“知贤之谓‘智’,爱贤之谓‘仁’,尊贤之谓‘义’,敬贤之谓‘礼’,乐贤之谓‘乐’。”(《文子·上仁》,据杜道坚《文子缵义》校改)如此等等。周人主张,通过多种“尚贤”措施,让“英俊豪杰各以大小之材处其位”,“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从而最终实现“四海之内,一心同归”“上唱下和”(《文子·上礼》)、天下大治的政治理想。 二、“尚贤”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周人反复强调“尚贤”。为什么要“尚贤”呢?周人对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了多方面的论证。 首先,这是选吏任官、治国安邦的需要。“古者天之始生民,未有正长也……若苟百姓为人,是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是以厚者有斗,而薄者有争。是故天下之欲同一天下之义也,是故选择贤可者,立为天子。”(《墨子·尚同中》)“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墨子·尚同上》)君主是适应统一天下大义、为民平暴治乱的需求,被人民大众推举产生的。由于他能力有限,所以必须选择“贤可者”为三公九卿、大臣百官共同治理天下,管理万民。尚贤使能,授贤为官,是君道的必然选择。“功名之立,由事之本也,得贤之化也。非贤,其孰知乎事化?故曰其本在得贤。”⑩“立功名亦然,要在得贤。”(《吕氏春秋·开春论·察贤》。)“凡国不徒安,名不徒显,必得贤士。”(《吕氏春秋·开春论·期贤》)“圣人举贤以立功。”(《文子·上义》)“天下之高,以为三公;一州之高,以为九卿;一国之高,以为二十七大夫;一乡之高,以为八十一元士。”(《文子·上礼》)“禹之治天下也……得七大夫以佐其身,以治天下,以天下治。”(11)“汤之治天下也……得七大夫佐以治天下,而天下治。”(《鬻子·汤政》)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吕氏春秋·不苟论·赞能》)。齐桓公所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关键原因在于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能假其群臣之谋以益其智也”(《管子·小匡》)。“是以先王置士也,举贤用能,无阿于世。仁人居左,忠臣居前,义臣居右,圣人居后。左法仁,则春生殖;前法忠,则夏功立;右法义,则秋成熟;后法圣,则冬闭藏。”“故临货分财使仁,犯患应难使勇,受言结辞使辩,虑事定计使智,理民处平使谦,宾奏赞见使礼,用民获众使贤,出封越境适绝国使信,制天地御诸侯使圣。”用人得当,则群臣献功。“下不怨上,辩士之功;释怨解难,智士之功;事至而治,难至而应,忠臣之功;正言直行,矫拂王过,义臣之功;存亡继绝,救弱诛暴,信臣之功;正不易言,贞谦之功;废私立公,礼臣之功;尊君卑臣,贤士之功;敌国惮之,四境不侵,圣人之功。”(《鹖冠子·道端》)要之,“国有俊士,世有贤人。”(《荀子·大略》)“尚贤使能则民知方。”(《荀子·君道》)“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吕氏春秋·慎行览·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