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态不仅指政党格局的组合特征,还强调在重要政策领域的动态调整。一段时间以来,欧洲政治秩序经历着深刻变革。一方面,欧洲政治形势出现了新变化,不仅体现在民粹主义的高位波动,还体现在政治极化和碎片化的演变;另一方面,欧洲政治格局出现了新转移,不仅体现在法德轴心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维持,还体现在中东欧板块的话语力量的增长。俄乌冲突进一步加剧欧洲政治秩序变迁的速度和方向,尤其是欧洲政治生态呈现出“中东欧化”的趋势。政治生态变化是欧洲政治秩序变迁的重要维度,也是欧洲对外战略调整的主要动因。作为“中间地带”,①中东欧国家安全需求明显上升,在欧洲范围内的决策驱动力增强,并充分借助欧洲内部安全诉求和外部力量尤其是美国的支持,推动自身诉求变成整体欧洲诉求,进而加速形成欧洲政治生态的“中东欧化”趋势。 中东欧既是一个地缘概念,也是一个区域概念,更是一个建构的概念。因此,中东欧的概念具有模糊性,尚没有清晰的界定和大致的基本共识。一般而言,中东欧是建立在国家构建、社会发展与国家转型三条同步进行的过程之上。②但是,中东欧概念更多的是立足于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而非简单融合区域国别研究和国际关系研究。本文将中东欧定义为欧盟内部的大部分中东欧国家。③在大国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中东欧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再次吸引了世界主要大国的关注。大国依托各自的竞争优势对中东欧地区和国家施加影响,不仅体现了其国际地位与地缘政治的重要性,更是大国博弈与国际秩序变化的风向标。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中东欧国家开始“回归欧洲”之旅,进行以私有化、自由化和民主化为特点的转型,并陆续加入北约和欧盟。④中东欧国家的“融欧之路”本身就是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它们边“欧洲化”边选择有利于自身的发展道路,包括在新的体系制度框架下寻找自己的利益和话语权。欧洲债务危机爆发以来,波兰和匈牙利涌动的“非自由民主”行为对欧盟现有法治体系造成挑战,成为中东欧国家追求自身发展道路的标志性事件。随着欧洲遭遇多重危机的挑战,中东欧国家越来越拥有自己的声音,在包括难民份额摊派、欧盟多年度财政预算、同北约关系等议题上坚持自己的立场。中东欧国家不再甘于“二等国”的角色,而成为欧盟决策体系中重要影响力量。中东欧国家作为欧洲中等国家或小国,利用共同外部威胁以及日益上升的欧洲安全危机,在欧盟层面成功获得博弈优势地位甚至开始引领新的地缘议程。德国和法国等欧洲主导性大国也不得不遵循“中东欧偏好”或“中东欧议程”,如俄乌冲突背景下的德国在能源、防务和安全及外交政策上与中东欧国家的偏好和路径日益趋同。鉴于此,“中东欧化”作为典型的地缘政治导向的政策选择,正成为欧洲政治生态变化的重要风向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探寻“中东欧化”过程中,并不是强调所有中东欧国家都采取相似的政策偏好和选择,而是中东欧欧盟成员国的主要力量的诉求,这些力量包括波兰、波罗的海三国、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中东欧的大部分国家。这种探讨不是追求数量上的百分之百,因为任何一种政治现象都存在例外,把个别情况加入进来,就很难总结主体趋势和主要特点。本文聚焦欧洲政治生态的中东欧化,基于历史分析和过程追踪的方法,探究中东欧化的内涵表现、发生机制和前景发展,并分析欧洲政治生态“中东欧化”对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影响。 一、中东欧区域的研究视角 国际权力转移正加速形成真空地带,给“中间地带”或准中间地带国家以更多的决策空间。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在地缘政治回归和大国博弈加剧的过程中,作为欧盟与北约双重联盟政治中的行为体,中东欧国家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问题备受关注。面对大国竞争,中小国家往往处于外交的活跃期,它们通过在战略上的主动引领争取实现战略利益最大化,进而提高其在大国战略布局中的价值。中小国家云集的中东欧区域向来是一个热点研究区域,因其长期夹在美欧俄等大国之间,大国的冲突与合作对其内政外交影响明显。在推动在中东欧施加影响力方面,美国主要仰仗军事工具,欧盟则是民事和经济工具,俄罗斯为能源和宗教工具,中国则是互联互通和市场工具,中东欧国家作为大国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场域,多数时候只能是接受者,或者只能采取优选的斡旋空间乃至两面或多面下注。俄乌冲突背景下中东欧国家的具体表现和政策选择则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案例。相关学术成果也对中东欧区域与欧洲政治生态的关系做了理论上的探讨。 1.地缘政治视角。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地缘政治学已经变成相对成熟的理论,尤其是对分析地缘敏感区域板块如欧亚大陆地区,具有一定的理论解释力。马汉、麦金德、豪斯霍弗、斯皮克曼、布热津斯基等古典地缘政治理论家大都依照欧亚大陆的“中心与外围”分析框架展开分析,聚焦各大力量中心之间的中间地带(如麦金德的心脏地带或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的控制权。⑤俄乌冲突的爆发推动了古典地缘政治理论的回归,即大国竞争聚焦对地缘空间的争夺,传统的地缘政治逻辑仍未失效而且焕发新的生机。⑥由此,危机态势下的中东欧国家倾向于用地缘政治的视角来解读大国外交政策和应对危机。 现实主义学者的观点认为,小国在地缘政治战略方面没有选择权,大国是国际秩序的塑造者,并且它们外交政策能影响到小国的战略选择。不过,俄乌冲突下中东欧国家的角色发挥,对古典地缘政治理论也提出了诸多挑战:首先,古典地缘政治理论是大国博弈和国家兴衰的理论,主要关注大国关系的互动,认为地缘政治主要是由大国塑造的,是大国在空间地理中的权力博弈,中小国家是无足轻重的,对于中小国主导和推动国际关系以自身利益和话语逻辑进行博弈的研究比较匮乏,忽视中小国家在塑造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作用;其次,古典地缘政治理论专注地缘要素,相对忽视地缘政治博弈的内部生成机制,即单一或不同行为体是如何形成地缘政治选择的,机械的地缘决定论使其理论张力不足、解释力受限;再次,古典地缘政治理论强调历史的长周期分析视角和相对宏大的叙事,缺乏精细化的事实和逻辑着眼点,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削弱了其解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