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5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2023)05-0087-08 DOI:10.13763/j.cnki.jhebnu.ese.2023.05.011 202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1]高校是人才培养和教育对外开放的主阵地之一,构建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需要各具特色的行业特色高校,而我国的行业特色高校中,工科院校占较大比例[2]。落实新时代“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3]的战略部署,“工业大学”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我国校名中含有“工业”、英文校名中含有“Polytechnic-”的高校进行讨论,将我国“工业大学”与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进行比较,以期为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工业大学”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一、国内外工业院校简况 英国学者哈罗德·珀金指出,虽然人人都在谈大学,但“如果不理解过去不同时代和地点存在不同大学的概念,就不能真正理解大学”[4](P49)。要深入把握国内外工业大学的特点,需要回顾与比较其历史的发展。 (一)我国工业院校的发展演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当时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目标,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主要是改变旧中国高校设置上的无政府状态和系科设置庞杂重叠、教学脱离实际等弊病,使高等教育有效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5]。1950年,政务院《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包括大学、专门学院与专科学校[6],既涉及到高校类型,也包括了办学层次。 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强调要从教育制度、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法、教学组织等方面全面学习苏联经验[5]。而当时的苏联模式,主要是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7],苏共中央决定将高等工业学校从教育系统划归各经济部门主管,并从各大学和多科性高校分出若干单科技术学院。例如,1930年,对莫斯科高等技术学校改组,以其航空力学系为主体,建立了莫斯科航空学院,以电工系为基础建立了莫斯科动力学院[5]。 我国在高校院系调整中对苏联的上述做法进行了复制[7]。1952年教育部提出,“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通过院系调整,削减原有的综合性大学,部分改为文理科或多科性理工科大学,取消大学中的学院建制,改为校系两级管理[5]。同时,陆续重组或新建了一批工学院和行业类学院,如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钢铁学院、邮电学院、纺织学院、石油学院、矿业学院等。这些高校又可分为“多科性和单科性两种,其任务是根据国家的需要,培养各种专门的高级技术人才”,较好地“适应了当时为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发展经济对专业人才及师资的需求”[8](P86-87,P119)。例如,1952年,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航空系联合组建华东航空学院。 当时兴办的专门学院,大多是行业色彩很重的单科性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毕业后在本行业工厂工作的技术员,较好地满足了所在部门的迫切需求,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毕业生的专业性太强、专业划分过细,缺乏文理交融、理工结合的基础,难以适应对人才的长远需求[5]。为此,多科性大学开始成为新的改革方向,例如,1957年,西北工学院与西安航空学院(1956年由华东航空学院整体西迁)合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定位于多科性大学。 改革开放后,更多的单科性工业院校向多科性方向发展,明确提出要推进理工结合的多科性社会主义新型大学,发展理科、文科和商科,原有的工科也向理科和交叉学科延伸。在此过程中,一批高校升格和更名,特别是伴随世纪之交国家工业管理部门机构改革,有的高校在校名中不再保留其行业名称,而是冠以科技、工程、理工等范围更广的词汇。通过在大学生必备网①进行查询,在3094所高校的校名中,含有“科技”的有226所、“工程”的有147所、“理工”的有106所、“工业”的有91所、“工学院”的有63所,合计有633所,占到所有高校数量的1/5。在校名中含有“工业”的高校中,公办高校有74所、民办本科院校有11所(含8所独立学院)、民办专科院校有6所。 (二)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的缘起与创建 英国高等教育历史悠久,12世纪牛津大学成立,逐步形成了学院制、寄宿制和自治的传统管理制度。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以下简称“牛桥”)对以蒸汽机及其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关注和贡献不够,不能满足国家需要,远远落在了时代的后面[9](P73)。18世纪至19世纪早期的英国工业革命,贡献最大的并不是大学,而“主要是一些自学成才的发明家、名匠、技工和手工艺工人”[10]。“牛桥”的保守性和落后性受到了激烈地抨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辩论,主张大学教育改革的观念逐渐为更多的人们所接受[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