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3.08.04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风云际会,变幻莫测,世界究竟何去何从,全球各民族国家都再次面临新的艰难的历史性选择。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科技、人才等如何才能实现高效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相关社会组织的高度重视。其中,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事物的“发展”类型之一,必然要遵循一般的发展理论,或者说一般的发展理论必然是构成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学术思想史上,发展理论本身并非确指某种单一的概念,而是众多思想主张和理论流派的大体系和综合体。该理论体系大致包括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国家战略(发展战略)理论、新旧人力资本理论、社会现代化理论、发展变迁理论、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等,它们均能从某一层面或者侧面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从而解释、描述、说明和预示教育高质量发展问题[1]。 在与发展相关的理论谱系中,国家战略概念及其相关思想主张作为官方正式用语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广泛流行,80年代初被引入中国大陆,近年来已经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管理理念[2]。任何有关国家战略的研究与制定问题,均涉及一个国家的总体利益和安全,本质上都最终表现为各个国家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博弈。显然,各国只有通过严密细致的循证、调研、建模、比较等多种科学的综合手段才能真正全面准确地了解、判断各国尤其是竞争对手的综合国力及其国际竞争力,包括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基本态势(SWOT分析),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这实际上涉及各个大国的综合国力及其国际竞争力的开发、评估、比较、提升等系列复杂问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如何以最佳方式开发好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其国际竞争力是一项非常具有前景却又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代,如何培养、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特别是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等世界一流人才,是综合国力及其国际竞争力开发的战略重点。 随着知识经济和数字社会的来临,大国之间竞争的主战场已经转移到全球性的科技创新与高端人才方面,而对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与战略级国际性人才的争夺更是空前激烈。尽管我国通过40多年改革开放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科技领域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对基础科研重视不足,短板突出,缺乏原创性成果,底层设计和工艺制造能力薄弱,工业母机、高端芯片等“卡脖子”问题突出,国家级实验室、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创新系统自身创新能力、资源配置、机制体制等方面培育不足,尤其是高端科技人才及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一时难以得到根本性缓解。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在科技领域存在问题的首要原因就是人才问题,科技创新的短板说到底就是高级人才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3]近些年来的国际竞争与社会实践表明,世界级科技大师、领军型人才、顶尖科学家的极端短缺正是我国人力资本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短板。世界一流的创新人才和科学家要么是自主培养,要么是联合培养,要么只能依赖国际引进。然而,由于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当前及未来很长时间内,我国所需世界一流人才和顶尖科技人才只能主要依赖我国科技创新系统的自我孕育与自主培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要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3]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从而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4]33-36。可以看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统筹推进,更加凸显了科技、教育、人才对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与命脉作用,这就必然要求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切实提高我国人才,特别是杰出人才、顶尖科技人才、知识创新型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牢牢把控好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培养的自主权和主动权,才能真正具备国际竞争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本研究将通过相关研究文献和政策报告的梳理,考察和辨析战略、发展战略与国家战略相关概念谱系,最后基于国家战略需求导向探讨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国家综合国力及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理论价值、战略意义和实践影响。 一、战略、发展战略与国家战略相关概念谱系考辨 “战略”一词起源于军事科学,是与战术相对应的一对军事范畴,即战略战术。早在公元前奴隶制时代,我国著名的军事思想家孙武就提出了一系列较为系统的战略思想观念。《孙子兵法》影响古今,声播海外,成为中华民族军事史上战略研究的伟大先行者和开创者。一般来说,战略用于军事领域,是指通过一定的智慧谋划来统领战争的全局;战术则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来实现某种军事目标。到了现代社会,战略开始泛指社会上有关政治经济、科技外事等相关领域的重大事项,但更多的还是指向某种具有全局性、重大意义的企划和智谋。 战略的发展大致经过萌芽、崛起、成熟三个阶段。战略萌芽于生存,人类原始的生存环境及其竞争演化出战略的起源;战略崛起于军事,人类军事及其战争为核心的战略学派是数千年来最主流的学派,主要研究战争的基本规律,总结如何克敌制胜,侧重于对朴素的战略哲学思想和实用的作战原则的总结;战略成熟于政治,当战略从军事领域延伸到社会政治领域,成为治国之道,一般战略就上升为国家战略。当然,战略最终弘扬于企业,在企业组织广泛运用的发展战略逐渐成为管理学领域的显学。管理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导致人们对战略管理的理解众说纷纭,流派极多。 尽管战略概念起源于军事科学,但“发展战略”一词最是口耳相传,应用广泛。发展战略是“发展”与“战略”两个概念演变的紧密相联,其有机结合形成了现代发展战略概念的基础,发展与战略这两个关键词的有机结合就逐渐创建出“发展战略学”这门全新的学科。一般认为,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Albert O.Hirschman)于1958年在耶鲁大学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最先使用“发展战略”一词。此后,发展经济学中逐渐使用这一概念。联合国基于为世界人民谋求更美好生活是国际社会共同责任的愿景,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提出了4个十年国际发展战略,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与广泛传播,逐渐成为一门国际新兴学科——发展战略学,即以事物的发展为对象而作的全局性谋划。受此影响,发展战略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初流入中国大陆思想界,并开始广泛流行,主要存有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战略三种不同的提法,内容主要涉及经济方面,其实并无太大实质性区别[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