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550(2023)08-0109-34 一 科学进步与理论创新 政治简言之是对资源和价值的权威性分配,①政治科学(political science)有别于政治哲学(political philosophy),是一门系统地研究政治的社会科学。②政治科学主要由比较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构成,其中前者探讨国内政治,后者则聚焦国家间政治。科学是有共性的。本文认为,科学具有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普遍性(generality)和可复制性(replicability)三个基本特点,③其中普遍性强调科学理论要能够描述或解释经验世界的至少两个事件,理想的理论要能够“以最少解释最多”,这里的“最多”就是尽可能多种类/数量的经验现象。 从长时段来看,科学始终处于进步状态。基于对科学目的的不同认知,科学哲学家对于何谓科学进步有着不同的理解。按照亚历山大·伯德(Alexander Bird)的论证,科学的目的既不是解决问题,也不是追求真理,而是生产知识,所以当科学活动增加了人类的知识时,科学进步就产生了。④简言之,科学进步体现为科学知识的积累。科学知识增长的衡量标准就是科学创新。顾名思义,创新标志着知识增量的出现,而不是重复前人的见解,也就是“一个科学发现为后续研究提供的此前所没有被发现的独特知识”。⑤ 科学创新的结果是科学知识的增长。科学知识主要包括理论、方法和证据(数据)三种类型。相应地,科学创新也分为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经验创新,其中理论创新是科学创新的基础和核心。科学知识是以理论的形式保存下来的。一个理论往往就是一句解释性或描述性陈述,无数的陈述构成了人类科学知识的大厦。相比之下,方法创新和经验创新都是理论创新的衍生品,属于第二序列的科学贡献。值得一提的是,方法创新的频率比理论创新要高。方法创新在重要性上虽然是次要的,但正是由于方法上的变化使得某些经验检验成为可能,而经验证据是判断理论进步和知识增长的前提。例如,在考克斯比例风险模型(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发明之前,对于结果变量呈非正态分布的时间序列数据,魏布模型(Weibull model)这样的传统参数生存模型是无能为力的。⑥ 理论是科学的灵魂。由于理论的基础重要性,理论创新几乎就是科学发现或创新的代名词。理论是对某一经验现象的系统解释,“作为对复杂现实的抽象,它们试图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概括”。⑦这一经典定义符合前文对科学的界定。理论创新具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原创性理论创新和衍生性理论创新是一种常规的类型学(typology)划分。不过,纵观19世纪以来的社会科学史,很难找出一个影响巨大的理论是完全脱离了前人的研究基础的。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ase)的社会成本理论实际上也源于阿瑟·庇古(Arthur C.Pigou)对政府经济功能的批判。⑧而且,由于日益发达的学科分工,被某个学科视为具备高度原创性的理论在另外一个学科中可能只是常识。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 Wendt)的温和建构主义理论被公认为20世纪国际关系学最后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但建构主义本身在社会学中早已被广泛应用,如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⑨ 广义的理论可以分为实质性(substantive)理论和方法性(methodological)理论两种类型。实质性理论是科学理论的主体。国际关系实质性理论的经验来源是人类的国际政治生活,呈现为一系列连贯和系统的(关于国际政治生活的)命题。视角/透镜(perspective/lens)就是颇具代表性的方法性理论。由于社会事件/现象都是多面体,一种理论通常只能揭示某一维度的特点,其功能是辅助科学家进行描述或解释,结果是同一事件/现象在不同的视角/透镜下会呈现不同的景观。层次分析、外交政策分析和阶级分析等都是不同的视角。方法性理论并不等同于操作性和技术性的研究方法或工具(如断点回归分析),它在多数情况下是认识论的见解,指导我们如何认识国际关系,从哪个视角和层次或者以何种方式进行探讨。视角所属的理论性方法论在数量上要稀缺得多,但一旦提出并被学术共同体接受,往往会对问题意识和研究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相比之下,创新数量多、更新快是技术性方法论的显著特点。 实质性理论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第一种是划分为经验性(empirical)理论和规范性(normative)理论。规范性理论“致力于探讨国际关系的道德问题”,⑩其典型陈述是事情应该如何、A是否应该重视B、哪些事情是好的或坏的以及哪些行为是对的或错的。本文认为,规范理论有两种基本范型:(11)一是常规规范理论,研究问题具有应然性或道德色彩,比如在什么情况下发动战争可以称其为“正义”战争、国际社会是否应该干涉国内族群冲突等;二是非常规规范理论,其规范性是隐性的,是面向未来的研究,比如左希迎预测美国亚太联盟体系的大趋势是松动或瓦解。(12)社会科学的本质是经验性的,所以本文认为两者都不属于科学评价的范畴。 实质性理论的第二种分类包括解释性(explanatory)理论与描述性(descriptive)理论。解释性理论是科学理论的主体,旨在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试图按时间顺序提供原因说明结果。按照广为接受的卡尔·亨普尔(Carl Hempel)的定义,解释就是“表明一件事是更具普遍性的一类事的一员”,其逻辑形式是“如果A,那么B”。(13)这个定义被称为“覆盖律(covering law)”,其最有力的挑战者是因果机制(causal mechanism)。机制论者把空间接近性和时间连续性纳入解释,重视过程,把静态的“如果A,那么B”转化为“X通过A、B、C,实现Y”。(14)因果机制似乎切中了覆盖率的肯綮。然而,政治因果机制探讨面临着独特的困境。这个困境源自人的世界和物理/生物世界之间存在的根本差异。在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追求因果机制是恰当和有效的,如人体靠负反馈机制控制血糖,这一机制适用于所有人,通常不会呈现显著的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