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0多年前,当一批学者以思想和知识作为交换商品获取物质意义上的报酬时,就形成了最初自由形态的学术职业。[1]这一时期内,大学的办学经费来源不稳定,学术职业相对其他职业(如神职)的吸引力不足,因而呈现出明显的自由流动特征,学者和学生可以为了追求知识跨国讲学、游学和求学。历史经验表明,对不处在世界科学中心的发展中国家以及高等教育体系规模相对较小的发达国家而言,通过开放的知识和人员流动保持和学术中心的交流与互动,是融入国际社会、获取智力资源、提升本国高等教育实力及科研影响力的关键途径。例如新加坡大学的快速崛起主要得益于顶尖人才汇聚,中国“双一流”高校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方式也是人才引进与流动。 在大学排名和新管理主义所形塑的竞争性场域内,每所大学都试图通过吸引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将自己塑造为一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在此背景下,学术流动作为一种相对定性的标准,也日益成为衡量是否“卓越”的核心维度。例如在学术聘任与晋升中,跨国流动经历已经成为考察候选人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某些国家及特定的学科领域,流动性较强的博士后职位已经成为有志于从事学术职业的研究人员通往终身教职的必经之路。随着流动成为学术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流动现象的发生机制及其现实效应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聚焦于国际化程度和流动性较高的欧洲国家,对流动现象的内涵、类型及其发生的深层动因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揭示学术流动何以成为一种新的绩效标准与政策工具,并深入探讨流动所产生的正负效应,尝试为我们深刻理解流动与学术职业生涯以及国家高等教育竞争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有益经验。 一、学术流动与高等教育全球化 一直以来,世界高等教育体系发展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均衡性,现代科学中心经历了从意大利(16世纪)到英国(17世纪)、法国(18世纪),再转移到德国(19世纪)和美国(20世纪)的过程。[2]目前,科学研究的中心仍然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少数欧美国家,因此流动(尤其是跨国流动)过去是现在仍然是获取科学资源以及对职业成功至关重要的科学知识和专有技术的重要手段。在自然科学领域,高水平的流动尤为必要,特别是对于需要使用某些大型实验设施来获取一手数据的实验科学家而言。通常情况下,先进的实验设施在地理上往往集中分布在少数高等教育实力较强、研发投入较高的国家和机构。而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工作条件又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知名学者和合作者,成为引发流动的动力源。因此,向名校聚集一直被认为是全球科技精英人才跨机构迁移的主要特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许多学科领域,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各大数据库在线获取学术文献,或采取基于计算机的仿真模型远程收集实验数据以及其他虚拟交流模式等方式获取信息,以减少在流动途中或目的地花费的时间。但无论如何,面对面的深入交流与沉浸式的参与合作仍然使得流动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随着知识传播和信息交换的方式逐渐多样化,包括短期访学、参与国际会议在内的各种流动形式愈发普遍。关于流动的文化与实践也已深深嵌入到学术职业结构之中,并演变为一种制度性的期望乃至规范。 (一)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政策驱动下的人员流动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全球化进程和新管理主义等因素的影响下,高等教育的市场化特征不断凸显,大学的使命和目标由生产和传播知识拓展为将生产出的知识“商品化”并通过专利、技术转让、学术创业等方式从中获取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在此背景下,大学开设了许多旨在吸引海外学生和学术人员、加强高等教育机构跨国合作、提升教育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的结构化流动与交换项目。流动也逐渐从一种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手段转变为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国际化战略之一,人员流动情况也因此成为衡量一国高等教育体系是否国际化的重要指标。大学日益重视在全球范围内选拔优秀人才并加强科研合作,与全球招聘和跨国科研合作相伴随的人员流动成为与学术工作实践联系愈加紧密的普遍现象。[3] 在欧洲国家,流动蕴含了一套推崇智力合作与科学竞争力的传统叙事,以及对就业能力和自我实现等个体特征的赞颂。与美国基于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流动模式不同,欧洲近年来的人员流动现象更多受到政策驱动的影响。早在1987年,欧洲共同体就出台了致力于促进高等教育人员、知识、科技跨国流动的“伊拉斯谟计划”。20世纪末,旨在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博洛尼亚进程启动,通过鼓励人员流动、加强校际合作、协调研究结构等举措增强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4]2005年,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通过了《欧洲研究人员宪章》和《研究人员招聘行为守则》,将流动视为“在研究人员职业的任何阶段增强科学知识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5]2006年,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高等教育现代化议程”,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作为发展欧洲高等教育的重要比较对象之一,再次呼吁扩大教育开放、鼓励人才的国际流动。2014年,欧洲推出"伊拉斯谟+"计划,进一步增加经费投入(相比上一轮增长了约70%),扩大资助对象(由学生扩大到高校教师、青年研究人员等),其中2/3的资金用于流动性补助。[6]作为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欧盟委员会将学术流动视为研究卓越的标志,许多欧洲国家均通过出台相应的资助政策鼓励研究人员进行长时间的跨国流动,以此促进国际科研合作和学术卓越。 (二)欧洲各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开放性与流动性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间的人才流动更加频繁,市场的全面开放性特征愈加凸显。[7]一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开放性与流动性程度如何已成为影响其学术职业质量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在欧洲国家中,爱尔兰、瑞士、英国、荷兰等国均属于学术劳动力市场开放性和外向性较高的国家。其学术职业具有高水平的跨国流动和全球招聘等特征,几乎所有学术职位都实行全球公开招聘,且对于国际流动性的要求较高。在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较小的发达国家,国际化政策已成为其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以维持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研究创新体系的全球竞争力。据统计,2010年前后,大概有16%左右的欧洲学者经历过国际流动,其余大部分学者都在同一个国家出生、学习和工作。不同国家的流动情况差异较大,其中爱尔兰和瑞士毫无疑问是流动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8]如图1所示,在瑞士学术人员中,拥有国际流动经历的比例超过一半,在爱尔兰,这一比例高达70%,远超出欧洲国家平均水平。[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