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9.1;F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23)02-0053-10 DOI:10.14138/j.1001-4519.2023.02.005310 一、研究缘起 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是科技论文数量快速增长,其中SCI论文数量在2008年成为世界第二,2020年5月跃升为世界第一。①然而,在科技论文数量突飞猛进的同时,我国一批产业关键技术面临“卡脖子”困境,产学研协同不足是导致产业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的原因之一。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有机互动,实现产学研技术创新联合体的高效协同,是解决产业关键技术“卡脖子”困境的重要途径。 然而,作为技术供给方,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长期以来独立于产业需求之外,科技成果供给难以解决产业升级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③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前学术界以学术出版与发表作为学者学术绩效的衡量标准,使得产学研合作并不能直接提升学者的学术绩效影响力,由此削弱了其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动机,抑制了其产学研合作行为。④ 本文通过描述性案例分析⑤,对产学研融合提升个人与团队科研影响力的成功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其作用机理。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打开产学研融合实践、产业界技术进步、个人与团队科研影响力三者间关系的“黑箱”,从而对激发科研人员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科研影响力提供启示。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框架 关于科研影响力的提升路径,麻省理工学院比尔·弗里曼(Bill Freeman)教授认为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在大量发表论文的过程中,产生好的研究想法,从而形成相当的影响力——这种模式被各国学者广泛采用,是一种“保险”的办法;第二种是通过少数文章或者重大技术创新直接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这种模式不确定性大、风险高。⑥我国当下广泛采用甚至滥用的是第一种模式,表现为“唯论文”,其结果是虽然论文数量很多,但真正产生重大影响的成果却不多,尤其是对产业发展产生颠覆性影响的成果极其罕见。 关于产学研合作与科研影响力的研究表明,产学研合作会占用高校科研人员的时间与精力,会对学者个人科研绩效,例如论文发表以及h指数等,产生负面影响。⑦与此相反,也有研究表明,产学研合作能够促使高校科研人员申请更多的专利⑧、提高论文的被引率、扩大其学术网络。⑨同时,在尝试解决产业界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也能够获得新的研究灵感,从而反哺自己的科研。⑩可见,产学研合作对学者科研绩效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但鲜有研究深入探讨产学研合作对学者科研影响力的作用机制。 一项实证研究显示,与对学者个人学术绩效的影响类似,产学研合作对科研团队整体绩效也兼具正向和负向作用。(11)关于产学研合作影响因素,有研究从科研团队视角出发发现,团队价值观、环境氛围、组织管理体制、考评激励机制等是影响科研团队产学研合作的关键因素。(12)也有学者注意到,团队中的个人与团队整体在产学研合作动机、目标与行为方面存在着不匹配的现象(13),但并没有展开详细论述。可见,探讨产学研合作对团队科研影响力的作用时,要兼顾团队整体视角和团队中个体的视角,然而,相关研究十分缺乏。综上,目前学界有关产学研合作对个人和团队科研影响力的作用及其机制,尚未形成清晰的认知,尤其是关于高校从事产学研合作研究的团队中个人与团队间的互动对其科研影响力的讨论较少。而计划行为理论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分析个人和团队产学研合作意愿与行为的视角。 计划行为理论原属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被多个领域的学者用来解释和预测个体与组织行为。(14)该理论认为,行为意愿对实际行为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而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直接作用于行为意愿。(15)行为意愿反映的是影响行为的动机性因素,行为意愿越强烈,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行为态度是指,个体对某特定行为结果的评估,表现为个体的行为信念,影响个体对行为的偏好。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在决定执行某行为时感受到的社会压力,即重要他人或组织是否支持自己执行某一行为。感知行为控制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某特定行为的能力评估,而评估主要基于其可获得的资源与机会,包括时间、金钱、与他人的合作等。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感知行为控制间相互影响,态度越积极、来自重要他人或组织的支持力度越大,感知到的行为控制越强烈,行为意愿也就越强烈。(16) 下文将通过产学研融合显著提升个人和团队科研影响力的两个典型成功案例,深入分析个人和团队投身产学研融合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案例一是2019年图灵奖得主帕特里克·汉拉罕(Patrick M.Hanrahan)和埃德温·卡特莫尔(Edwin E.Catmull),案例二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系的RISC-V(第五代精简指令集架构)科研项目团队。
图1 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