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章编号:1673-8381(2023)04-0012-1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网络出版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2/detail/32.1774.G4.20230712.1100.004.html doi:10.13316/j.cnki.jhem.20230705.002 修回日期:2023-06-14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处于提速期,时代之变、格局之变、命运之变以亘古未有的面貌逐渐呈现。一方面,和平共进、合作共享的历史浪潮不可阻挡,携手同行、人心所向决定了前途命运必将光明;另一方面,单边主义、强权政治等故步自封行径危害至深,环境赤字、和平赤字、经济赤字正使得人类社会面临严峻挑战。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全球性问题的破解之道。2022年7月,联合国公布的《2022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强调要努力拯救可持续发展目标,到2030年为人类和地球带来有意义的进展[1]。国内层面,2019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时的致辞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的‘金钥匙’,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相近、理念相通,都将造福全人类、惠及全世界”[2]。这一重要论述将可持续发展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就包含了一个重要信息,即作为历史进程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属性,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不断摸索中总结出的成功经验。 高等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国际合作等重要职能,在应对赤字挑战、填写时代答卷、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高标准、高质量、高站位的发展,以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有利于满足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而且能够满足高校本体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2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的“三阶跳”,更多潜在群体得到高层次的教育机会,显著丰富和提升了受教育者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但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张也超出了常态化发展所能承受的能力,创新能力低、学科设置趋同、资源供给不足、“五唯”教育评价等问题屡见不鲜,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要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新主题、新方向,表明了国家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唯有以可持续的标准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才能更快实现高等教育强国、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系列目标。那么,如何通过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来谋求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认知 基本认知本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是经过无数次实践探索得出的、深入事物本质层面的普遍共识。可持续发展具有前沿性、持久性和主动性等特征:前沿性是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愿景是新颖的、未实现的;持久性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周期是长远的、持续不断的;主动性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和主动作为。基于此,可持续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强国、中国式现代化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随着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愈发深入人心,其概念也在不断丰富和深化,我们需要对此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理解。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解读 从辩证法的视角分析,“可持续发展”无疑是相对“不可持续发展”而言的,两者相互对立又辩证统一,如果说不可持续发展导致“青山缭绕疑无路”,那么可持续发展所面对的就是“忽见千帆隐映来”。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源于人们对经济社会活动中资源是否永续性索取、利益是否无限扩大等问题的讨论,以及人们对日益严重的自然环境破坏问题的忧虑。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系统并不是无条件地存续的,人类无止境的经济活动不仅不能强化人类生存系统,还会对该系统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凡事有度、过犹不及,人类在其发展历程中,经济活动往往接近甚至超越了生态环境系统所能承载的“度”,这就必然导致生态问题甚至导致“不可持续”,也是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原因所在。换个视角来看,词源上“可持续发展”由两个单词组成,其中,“可持续”(Sustainability)是一个古老的词汇,源自拉丁文中的“Sustinere”,意为支撑、保持和源源不断,仅表示中立性的运动状态,而“发展”(Development)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进步和变化,重点描述事物的向好趋势。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发展考虑为一个整体,并强调在满足当下人类需求的同时,为未来留下一个可持续、更加美好的世界。 虽然可持续发展的倡议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但其思想却由来已久,如《吕氏春秋》中的“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二条》中的“取之有度,用之有节”,《齐民要术》中的“地势有良薄,山泽有异宜”等均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些素朴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当今世界的看法不可同日而语。工业革命后期,人类进入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也带来了自然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全球环境恶化等问题,可持续发展正是由于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日益严重而孕育出的新理念和新战略,并逐步从环境学向经济学、教育学等领域渗透。从环境学的角度讲,以莫奇(Christof Mauch)为代表的德国学者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源头回溯至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期萨克森兴起的森林可持续产量理念,沃斯特(Donald Worster)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源头回溯至20世纪中叶的美国资源保护运动时期[3],世界环境保护日也诞生于此时。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希克斯(John Richard Hicks)将可持续发展表述为在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前提下,从资产中可能得到的最大利益[4];皮尔斯(David Pearce)等在《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将其定义为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不应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5]。从教育学的角度讲,教育起到协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纽带作用。可持续发展需要以人为本,而人是教育的主体,高等教育通过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使高校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相互依存、同频共振。简言之,可持续发展的内核是持续的、发展的、运动的,新产物之所以能够替代旧产物正是由于新产物具有持久的活力和向好的发展前景,其中就体现了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