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reality)与知识(knowledge)是生活世界的两个端口,我们处在“真实”的世界中,也多多少少“知道”这个世界所具有的这样那样的特征。①之所以说“多多少少”,是因为我们的“知道”经常受到更深层次的“理解”(understanding)的困扰。“理解”是以概念把握现实经验,并以知识地图的方式勾画其议题、结构、领域与边界。知识地图只有具有整体性,我们才能更好地判定自己所处的方位,否则只能局部地理解周围的现实。 基于中国政治生活的独特实践,近年来中国政治学界生发出一系列旨在描述与解释中国经验的建制性概念。将这些概念纳入知识地图,有助于厘定既有概念,也有助于建构新概念,赋予其理论意涵。所谓“建制性概念”是一种比较性概念指称。相对以往借用外来概念,通过比附、修正甚至否定来解释自身的概念,建制性概念更多地直面本土经验,从本土材料中概括、抽象或演绎出来。假如说前者是比附或否定性的(“中国不是……”),建制性概念则是正面的、建设性的(“中国是……”)。本文旨在阶段性地概括与总结学界进展,将既有的建制性概念纳入中国政治学的知识地图之中,并提出未来中国政治学概念建构的理论问题。 中国崛起、知识生产与中国政治学的概念建构 近年来中国政治学界建制性概念的涌现,从属于一个范围更大、中国社会科学诸学科领域参与的话语转型。尽管学界呼吁“以中国为对象,以中国为方法”的方法论由来已久,但其在文史界成为风潮却是近年来的事情。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要求“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体系”建设与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由此勃兴。 从社会政治分析角度说,这是知识生产的学术延续,亦即: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在世界学术界引起论辩。2012年前后的“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研究热潮更多体现的是学术热点,但中西方学者的不同理论立场限制了理性讨论,并未结出太多理论果实。然而,此一热点发酵之后,激发了中国学术界更多的理论关注与经验发现,开始了更为热烈而审慎的研究。经史研究领域的《文史哲》、社会科学领域的开放时代年度论坛,政治学科的历史政治学与田野政治学皆由此激荡。以“何为中国”“如何认识中国”为题的史学与社会科学著作越来越多,中国研究的本土化与话语重构得到了更多学者的回应。在具体议题上,越来越多的论文与著作超越了“性”(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感”(时代感、责任感、使命感)的呼吁式写作与概念辨析,聚焦中层研究(Middle-Range study),从史料或现实经验出发,重新阐释传统中国的政治概念,发现现代中国日常话语中的观念意涵,或建构中国解释的理论概念。更重要的是,这些建制性概念不再是个别研究成果的点状散布,而是呈现出一种整体态势:将“中国”作为分析性概念使用,形成“何为中国”的解释性政治知识。这种整体态势及气象,使我们有理由断言,中国政治学发生了有别于既往全盘西化的“内在转向”:中西之间转向中国,古今之间转向中国传统知识,试图从传统中国理解现代中国的政治演进。② 知识是个体观念中的社会存在,是个体对现实的主观理解,③现实只有被个体接受并理解之后,才会有意义,正如社会由一个个人构成,却不单单是个体的加总,而是以“结构”的方式呈现给世人。同理,知识的结点虽由个体创造,但知识的系统或文化结构反映的却是抽象的“共同体的营造”。任何共同体都有其结构,结构在历史与经验中逐渐生长并定型,“共同体的营造”作为独立的地域共同体的结构生长并最终形成。因此,共同体的知识是超越个体的观念体系,不同共同体具有不同的文化结构,只有形成稳定的文化结构,“共同体的营造”才得以成型,成为“共同体的黏性/合法性”或“一般性知识”。 知识生产经历着从个体生产到“一般化”“普遍性”的过程,将个体知识连缀成知识地图,反映着共同体的结点与结构、过程与机制、历史与变迁、内部与外部。换言之,它是“真实”世界的系统性的观念解释与知识表达。适时地将学术界个体创造的知识结点连缀成反映共同体内在理解的知识地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经验世界。当然,个体的知识地图受到个体偏好甚至偏见的影响,读者应当判定建构者偏好的边界,进而提出一种更合理的知识地图,甚至促进知识地图多元化的状态。 本文的知识地图,建基于“共同体的营造”,④认为中国政治学是对“何为中国”的政治知识的回应。第一,从“共同体的营造”角度说,它包括结构与变迁两个维度,此前的中国政治学研究偏重变迁,论述现代中国如何与传统中国断裂,近年来的研究却回到变迁的背后,寻求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内在延续,尤其是两者的共同结构,由此生发了传统中国政治知识、概念现代转化的新论述。第二,共同体的核心结构。“何为中国”指向现代中国,然而,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决定了共同体权力及其合法性是现代政治知识生产的核心,它包括共同体权力的来源与功能、合法性论证、共同体权力的掌控者及其组织结构、共同体权力与统治者权力的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政府结构。第三,共同体的经验基础及其维系。共同体取决于冰山之下的稳定结构,包括以政策为中心的治理体系与能力、政治/政策过程以及社会结构与政治结构的呼应。第四,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或对世界的认识与理解,确定自我与他者的秩序与行动方式。第五,共同体的整体认识论,从历史或者田野的方式理解当下中国。 需要说明的是,此知识地图的建构,是“共同体营造”的逻辑演绎。换言之,共同体营造必然涉及以上政治知识命题,不同研究者的概念建构都可以从中找到理论方位。至于当下中国政治学界的建构性概念,并未完全覆盖上述知识地图,但是从完整性出发,我们仍然保留了相应的纲目,这也使得本文的不同议题有篇幅文字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