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文化运动以后,男女社交公开与恋爱自由渐成新的都市社会风尚,但适宜的社交空间仍十分有限。这一时期,中国的电影院业快速发展,新兴的电影院逐渐成为自由恋爱的一个实践空间。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公共性与私密性兼具的电影院,恋爱之风盛行。从张恨水、施蛰存、周瘦鹃等作家的小说作品,到当时的报刊舆论,都对电影院的恋爱现象有所关注。目前关于“五四”以后恋爱思潮的讨论多聚焦于新文学、新文化领域内部,相关研究重在探讨新文学的恋爱书写、新文化知识群体的恋爱观念及其舆论导向、青年学生的恋爱现象与现实困境等问题,对这一思潮在城市公共空间的传播与实践情况所给予的关注仍然较少。①在一个恋爱初兴的年代,社会对“恋爱”的认识较为混乱。从何为恋爱到如何恋爱,报刊舆论津津乐道,但关于恋爱的责任、道德与行为表现等,彼时尚未形成共识。情感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威廉·雷迪认为,情感如同认知习惯,是可以学习、塑造与规训的,关于情感的观念是可建构的,其表达方式也是可习得的。②传统中国不允许在现实生活中公开表示爱情,电影院的恋爱现象则将“恋爱”这一私人行为展示于众,赋予其一定的表演性和社会性,从而使恋爱问题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本文以民国时期的报刊文献为主要资料来源,除由新文化阵营主导的刊物之外,也参考多种市民读物,结合文学作品、电影文本、新闻报道、读者来信等不同形式的文本,以期更为全面地考察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电影院的恋爱现象。 一、从“有伤风化”到“恋爱自由” 1925年,单身男性T君前往真光电影院看电影,恰遇熟人N君,尔后目睹N君如何在影院内与美丽的W女士自然地熟络起来。但见电影院内,尽是一对又一对的青年恋人,而他所相识的N君也间或与美丽的W女士喁喁情语。置身于诸多女性观众之间,T君感到阵阵香风吹来,不禁心神荡漾,开始坐立不安。电影散场之后,T君独自一人边走边回想银幕上的一对相爱者,不觉喜笑颜开,回头远远望见W女士和N君走在一起的身影,又觉怅然若失。③这则小故事以写实的笔法记录了一个单身男青年在电影院的所见所感。可以看到,当时电影院是男女公开社交的理想场所,其中双双对对的男女情侣使得身单影只的T君感到无所适从。无论是银幕上相爱的男女主人公,还是银幕下正在谈情说爱的男女观众,都在很大程度上搅动了T君的心神。相较于公园、茶楼、戏园等,电影院的氛围似乎更容易使青年男女心旌摇曳。然而,在专门的电影院空间形成之前,无论是临时的影戏场还是简易的影戏园,多被视为“有伤风化”之地。 19世纪末,来自西洋的“电光影戏”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娱乐形式传入上海。最初,电影放映并无固定场所,一般多是借助花园、茶楼、戏园等地辟设临时影戏场,或是直接进行露天放映。传统戏园的主要观众为男性,影戏场却同时面向女性观众开放,并且从一开始便是男女杂坐。有据可考的最早一次公开放映,可追溯至1897年5月22日,地点是上海的礼查饭店,观众则主要是在华侨民。④在稍后面向市民公开放映的张氏味莼园,亦是“男女杂坐于厅事之间”⑤。1909年,《图画日报》第36期刊登的一幅图片呈现出当时四马路影戏场门口的喧闹景象。⑥在人头攒动的影戏场门口,有两位女性观客分别乘坐轿子和人力车来到此处,十分引人注目。可以说从最初的影戏场到稍后兴起的影戏园⑦,都是当时为数不多可供男女公开共处一室的娱乐空间。正因如此,在尚未倡导男女社交公开的年代,影戏场、影戏园常被认为是有伤风化的场所。1907年,御史俾寿上奏称,“近日各戏园夜间添演电影,男女均准入坐,而电影又非将灯光全行收暗不能开演,流弊尤不可问”⑧。可见清政府对影戏场风化问题的担忧。 不同于后来正式的电影院,早期的影戏场、影戏园,大多票价低廉、环境简陋、秩序混乱,观众中三教九流皆有,是一种面向下层市民的娱乐场所。报刊上偶有刊载关于影戏场或影戏园内有伤风化之桃色新闻,内容多是流氓调戏妇女、荡妇勾引男子或是无耻男女暗中苟且。⑨正因“有伤风化”,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曾一度明令禁止影戏场内男女杂坐。⑩事实上,从清末至20世纪20年代初期,影戏场内亲近的男女观众常被认为是非道德的,其中女性一方更是容易引来非议。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男女社交公开和恋爱自由的呼声日渐高涨,但当时可供公开社交的空间仍十分有限。1921年,一位复旦学生撰文表示: 在现在的时候,谈自由恋爱的人很多,想自由恋爱的人更多;可是男女社交既没有公开,又没有正当集会之所,那么,又怎么样去找恋爱的机会呢?除了自己亲戚中的姊妹兄弟以外,哪里谈得到恋爱呢?否则只有游戏场、影戏场中去吊膀子。(11) 由此可见,一方面是青年男女渴望自由恋爱的诉求,另一方面是十分有限的社交机会和场所。学者王印焕也曾论及民国时期社交环境欠缺,严重阻碍青年学生的自由恋爱,而“本应是自由恋爱理想场所的学校,已成为防范自由恋爱的监督机关”(12)。在这种情况下,当时新兴的影戏放映空间理所当然成为男女社交乃至恋爱的首选之地。需要注意的是,1921年,即便是这位倡导自由恋爱的青年学生,也称男女去影戏场是“吊膀子”。彼时社会舆论仍认为良家妇女多不入影戏场,惟恐流弊横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