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8(2023)03-0094-13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海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当代中国的历史始终保持着高度关注,先后出版了一大批相关研究论著。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外交流日渐加强,海外当代中国史研究的著作被陆续翻译引进在国内出版,方便了国内学者了解海外的最新研究动态。本文将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界翻译的海外当代中国史研究译著的代表作品进行介绍①,并对其具体的研究内容、特点进行分析,评析其研究的特色及局限。 一、海外当代中国史译著概况 海外当代中国史研究被翻译到国内的著作涉及的内容广泛,涵盖了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等方方面面,并且还对中国的多位领导人有专门研究。海外的相关著作既有综合研究的作品,也有专题个案性研究著作,而且身份比较多元,有学者、记者、官员等不同群体。 海外关于当代中国史研究的多部综合性通史著作被国内学者翻译出版。如美国费正清、麦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及《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论述了1949-1982年的当代中国史。美国迈斯纳的《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则是以时间为线索叙述了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历史。另在费正清的《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2014年再版)第四部分专门介绍1949-1985年中国;美籍华人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也对1949-2000年以来的新中国历史有专门叙述。 在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上,海外人士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体制颇感兴趣,也有多部译著出版。美国汤森、沃马克等著《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作者用通行的现代政治学理论,叙述和讨论了当代中国政治的各个方面,包括基本构架、政治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及其变革、政治社会化方式、利益表达和录用程序、政府运作和管理方式②。美国约瑟夫著《极左思潮与中国(1955~1981)》(东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专门研究了1955年以来的“大跃进”,“文革”等极“左”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德国韩博天的《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中信出版社,2018年)跳出了传统的制度分析框架,以比较政治研究的视角,对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阶段的发展模式和试验创新进行了深度解析。尤其展示了中国如何将长期的国家规划、战略与各种地方试验(试点)相结合,通过这种机制有效地推动政策创新和调整,推动经济实现了腾飞③。此外,美国傅高义著《共产主义下的广州:一个省会的规划与政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以广东省会广州为着眼点,考察和叙述了从1949年到1968年的20年间,中国所经历的一系列深刻、激烈的政治运动。 还有海外人士专门考察了中国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运动。美国伯恩斯坦《上山下乡: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知青运动》(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的作者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这场涉及千百万人生活的运动之起源、目的、过程、结果以及这场运动所体现的政治色彩、社会冲突和价值观念作了全面的描述和精彩的分析。法国潘鸣啸的《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综合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等多个角度,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对中国1968~1980年间的上山下乡运动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在当代中国社会研究上,海外译著涉及主题多样,关注的内容颇为丰富,涉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日本学者浅井加叶子《当代中国扫盲考察》(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专门考察中国扫盲工作,分扫盲教育回顾、扫盲教育政策、文盲现状、扫盲工作成果及课题四部分。很多学者注重地区个案研究对民国、新中国历史进行历时性的考察,如美国弗里曼等著《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考察了1935年至1960年华北平原农民的生活,研究了华北平原的社会状况,重点聚焦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一些家庭、村民和当地干部的生活境遇。日本韩敏著《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通过对皖北一个具有60年历史村庄的考察,揭示现、当代中国历史,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对其的影响,从而以此为缩影,揭示了中国现、当代社会结构与机制的变化、延续及其对中国农村各个方面生活所带来的影响④。德国艾约博著《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勾勒了四川夹江县一个农村手工技艺从业者社区二十世纪的社会变迁史,考察了该村造纸这项要求有高度技能的工作。而“技能”这一话题以两种互相关联的线索贯穿全书:技术性的,或社会性的。作者试图通过聚焦一种技能劳作的相关细节,更加透彻地了解乡村民众的生活世界⑤。 对于当代中国妇女阶层生活,海外人士从性别史的视角与话语考察较多,出版多部著作。澳大利亚杰华著《都市里的农家女:性别、流动与社会变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通过对都市里的农家女的一手材料的说明,提供了关于农村女性与城乡经验之间如何协调的有价值见解,以及这些经验如何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际关系的方式。英国艾华著《中国的女性与性相:1949年以来的性别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分析了1949年以来中国妇女对女婴、性教育、恋爱婚姻、女性之婚姻角色等的态度,对中国的婚前观念、一夫一妻的理想,健康的身体,性与商业化的市场,怀疑中的性等内容有精彩论述。美国贺萧著《记忆的性别:农村妇女和中国集体化历史》(人民出版社,2017年)则描述了陕西省某农村的72位老年妇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生变迁,通过深入分析这些被访者的人生故事,作者从女性视角出发,记载了农村社会变迁对于妇女生活产生的影响。加拿大宝森著《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变迁》以独特的视角与方法挖掘并梳理了云南禄村缠足与纺织、农地制、农业与非农就业、贫困与富裕、婚姻家庭、人口变迁及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社会性别问题,从而再现了乡土中国汉人社会性别制度嬗变的微观动态⑥。加拿大朱爱岚著《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以作者1988年对山东的3个村落的田野考察为依据,分析了各个社区对改革作出的不同反应,剖析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对北方农村妇女地位、生产活动及社会关系的影响等内容⑦。美国罗丽莎著《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为探讨社会性别、现代性与权力之间关系的人类学名著,作者以杭州地区纺织女工为研究样板,借助后结构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通过记录分析中国3个代群女工的生活故事,突出了她们的性别主体性和“庶民”的能力性,以及她们对现代性的想象和渴望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