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089;B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0766(2023)05-0135-11 在深刻影响过德勒兹的哲学家之中,克尔凯郭尔无疑是备受研究界忽视的一位。其中的缘由似乎也不难理解。首先,即便德勒兹的文本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与克尔凯郭尔的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的对话,①甚至可以说前者的一些重要概念本身就是得自对后者的重释或转化,②但毕竟,德勒兹从未写过一部关于克尔凯郭尔的专题论著。实际上,除了《何为奠基?》(Qu'est-ce que fonder?)这部早年的授课稿之外,他也从未对克尔凯郭尔进行过深入而集中的阐释。其次,除了这些显见的差异,两位哲学家之间还存在着更为深层的气质和学理上的根本分歧。如果说德勒兹的核心概念是内在性和肯定性。那么克尔凯郭尔则正相反,超越性和否定性才是他的思想发展之中挥之不去的两个首要动机。如果说德勒兹最终要回归的是生命的创造和流变,那么克尔凯郭尔则相反,他始终将内在而孤独的个体性体验视作自己哲学思考的最终归宿。 既然如此,那又为何执意要在二者之间人为地寻找(甚或杜撰)各种“亲密”的关系呢?这背后的根本意义和目的又何在?在我们看来,真正将二者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关键点,正是“相信此世”(croyance à ce monde-ci)③这个德勒兹晚期思想的核心动机。一方面,这个短语堪称是对德勒兹的“内在性伦理”(immanent ethics)的最简洁凝练、生动恰切的概括,近来也确实有很多学者围绕这个主题对德勒兹和克尔凯郭尔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比较,比如亚尔斯马(Ada S.Jaarsma)的《人类基因组之后的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 After the Genome)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另一方面,本文的另外一个重要契机就是,试图从这个关键表述在德勒兹文本中的发展脉络出发,进一步揭示两位哲学家之间的深刻异同,并尤其想通过对克尔凯郭尔的相关文本的细读,进而对潜藏于德勒兹思想中的主体性和否定性这两个重要难题进行阐释和回应。 一、“相信此世”:从《电影1》到《褶子》的基本思路 “相信此世”概念在德勒兹的晚期文本中有两次重要出现,分别是两卷本的《电影》及与加塔利合著的《什么是哲学?》。显然前者的表述更深入细致,也更能呈现这个命题的主要背景,那就不妨专注于此书。首先,“相信此世”这个表述及其衍生的相关阐释均出现于《运动—影像》和《时间—影像》的极为关键之处,甚至不妨说,它才是深刻理解两卷本《电影》的内在思路的一条重要引线。在《运动—影像》中,它明确出现于第七章,并由此与两个重要的主题关联在一起:一是“任意空间”(espaces quelconques)这个看似晦涩的概念;二是任意空间在电影之中的三种主要呈现,即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和色彩空间。与克尔凯郭尔的交集恰好发生于精神空间这个关键的转折之处。 何为“任意空间”呢?德勒兹有明确的概括:“这是一个具有潜在接合(conjonction)的空间,可被视作一个纯粹可能性的场所。”显然,“任意”在这里并非只是一种泛指,而更指向“所有”影像空间之中所内在的潜在性本源。对此又可以进行三重递进的阐释,即从可见到不可见,从“状态”到“意义”,从“原因”到“事件”。④观众在屏幕上所见的人、事与物往往并非仅局限于可见的状态、可确定的原因,而更是展现为蕴藏着丰富多变之意义、交织着生成流变之力量的事件。哪怕只是一个看似清晰明确的脸部特写,也同时可以作为贯穿情节的起承转合的枢纽,打开多重时空维度的环节,以及蕴含错综复杂之意义的符号。 而就电影史的发展来看,营造此种潜在性的任意空间的手法大致有三种。在表现主义那里,它主要呈现为光与暗、形与影之间的“争斗”(lutte)。阴影在电影之中的运用与呈现实在是一个稀松平常的现象,但表现主义确实苦心孤诣地将此种物理的效应带向了丰富性和戏剧性的极致。在这个流派的影片之中,阴影或浓或淡,或隐或显,或包围或分解,或对照或衬托,但无论怎样,它都呈现为一个潜在性的任意空间,不断激活和敞开影像自身所蕴藏着的意义与事件的潜能。不过,表现主义的影子戏还只是物理空间之中的种种效果,还有必要进一步转向在空间之中、在世界之中的人自身所面临、所做出(或无力做出)的选择:“精神并未深陷一场争斗,而是因为要做出一种抉择(alternative)而备受折磨。”电影不能仅满足于呈现外部世界的明暗交织的诗意,而更应该由此转向、烘托人物内心在黑与白、是与非、善与恶之间的权衡与抉择,彷徨与挣扎。但真正的“精神的抉择”所最终涉及的其实并非只是“不同选项之间的取舍”,而是“涉及选择者的生存方式”。简言之,真正对精神的选择起到最终决定作用的,并非仅为可见的对象(选择“这个”或“那个”),亦非只是现成的价值(选择“善”或“恶”),更非那些默认的前提或答案(选择“是”或“非”),而从根本上说恰恰是人自身的那种不可被否弃、还原、让渡的“选择的权力/能力”(puissance)。正是在这里,德勒兹明确引入了帕斯卡和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思考,并将其与布列松和德莱叶的电影手法进行了深刻的对比,由此展现出“我选择去选择”(je choisis de choisir)⑤这个贯穿影像与哲思的核心命题。 这个命题,首先当然突显出明暗交织的物理空间和黑白交替的精神空间之间的反差对照,但同时亦呈现出二者的内在相通,选择的精神力量进而展现为营造影像的任意空间的另一种或许更为本源性的力量。影像空间之所以是任意的,之所以能展现生成流变的潜在能量,并非只因为其中充溢着光影交织、明暗交错的物理环境,而是因为有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具有选择能力的主体站到了这个空间之中,出现在这个场所之中,是他在选择、在意愿、在彷徨和挣扎。正是他制造着时空的裂变、世界的分叉、情节的转折,也唯有他才能最终打开不可见的维度,激活多元的意义,营造事件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