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从阅读史到朗读史 阅读史研究者认为以声音媒介为主的听读是前现代阅读方式,18世纪前人声仍然是重要的表达情感手段。随着扩音技术的发明,20世纪后直接的人声传播逐渐衰落,这一变化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本雅明发现一战后回到家乡的士兵全部沉默不语,在他看来,正是战争改变了现代人的感官,重新召唤讲故事的人以有效应对印刷资本主义带来的灵光消逝与经验贫乏。①在《书籍的秩序》中,夏蒂埃考察西方现代阅读方式如何诞生了现代读者,启蒙运动之后,视觉文化逐渐取代听觉文化并取得优势地位,“西方现代文明,就是建立在视觉这一感官主导地位之上的”,②18世纪欧洲去声音化的阅读文化普遍营造“默读”环境,印刷技术的改进和印刷物的暴涨需要推进阅读速度,于是,“从大声朗读到默读行为成为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转变”,在夏蒂埃看来,正是“默读”的阅读方式催生了资产阶级主体。③ 20世纪初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进程中,也曾有过“言文一致”运动,书面语和口语的不一致说明了通过声音转化书面语的重要性。在中国,报刊的普及仍然需要借助人声。有学者从声音文化的角度关注中国近代报刊的“俗讲”现象,早期中国《京话日报》和《申报》等报纸,经由各地讲报所的“讲报”活动进入下层社会,“这些讲报所往往与圣谕宣讲结合在一起”,如此读报成为一种类似集市节庆的娱乐功能,不识字的民众“与其说是遗憾不能自己读报,不如说是唯恐聚集之将散,娱乐活动戛然而止”。④在现代文化传播格局中重新重视人声,目的是为了找回语言因原初意义的耗散而造成的词与物分隔。声音可以穿透纸张书写、机械复制等物质媒介的限制,通过恢复人声的直接交流,反思印刷资本主义的宰制,后者在提高传播速度的同时抹去了人的情感,以及说话情境丰富的“歧义”。中国最初的吟诵源于蒙学,这种朗读活动在启蒙者和听众(被启蒙者)之间展开;五四时期在胡适等人提倡“手口”一致的新文化改革后,朗诵演讲运动曾方兴未艾,左翼文艺大众化运动中也有知识分子为动员工人,下工厂给工厂朗读,让工人学习文化,所有这些活动的主体还是知识分子或青年学生,工人只是作为倾听者,自身仍然没有获得朗诵的能力和权利。 工人朗读活动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古巴工厂。1865年6月21日,费加罗雪茄工厂从识字工人中选出朗读者,进行了首次朗读,自此,工厂里的朗读者成为古巴雪茄工厂里的一项传统。⑤苏联在战争及和平建设时大量征用声音媒介作为宣传工具,成功进行了战争动员和民族动员,电台除了播放政治新闻,还设有小说联播等娱乐专栏。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不仅高度重视办报,也重视新型媒介的国家动员功能。“按照列宁的说法,报纸的教育宣传力量比期刊要大,书则更次之”。⑥列宁之所以认为报纸比期刊重要,就是因为报纸不仅能及时传播重要新闻,还因为“日报”与资本主义休闲文化的“夜报”/“晚报”大不相同:日报除了传播政策法令社论,还能组织和引导人民的日常生活。列宁号召报刊要接近人民生活,“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⑦强调要建立更高级的鼓动方式,所谓“更高级”,就是要求政治不能太生硬,意识形态要更体现出生动的召唤功能,以寻求民众的积极赞同。抗战爆发后,简陋的物质条件都迫使中国知识界开始重视声音媒介的重要性,它不仅成为政治艺术化的手段,更是艺术政治化的新形式,在街头剧、民众剧团以及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声口叙事上都体现了40年代解放区文艺的新颖性。 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重视办报,1933年8月10日《红色中华》即要求它“不仅是报纸,而且是学校”。⑧毛泽东在“整风”运动后亲自抓《解放日报》改版,让报纸重视报道地方政治生活,毛泽东指出“整风”前最大问题是中央的声音不能贯彻到乡村基层社会,直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一个现实难题是区乡负责干部也常常不识字,报纸虽然发行到了基层,但是作为党的“喉舌”,如何让其真正发出声音?这是一个技术问题。 这一现实难题早在江西苏维埃时期就尝试解决,苏区“读报组”就是最重要的方式。1932年7月20日,湘赣省委要求“各级宣传组织应领导同志划分读报组”,⑨同时还要求读报组应根据具体对象采取不同的读报方法。1933年《红星》报从第7期开设《读报工作》专栏,⑩介绍、组织和指导读报。1938年12月边区政府进一步要求“读报进村”:“普遍建立读报组,吸收广大的群众到无数的读报组来”,(11)到1940年3月仅《边区群众报》就组织了21个模范大众读报小组和608个大众通讯员,全边区有一万多群众加入读报组。(12)1944年11月,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进一步强调读报进入合作社: 各地尚未进行读报的识字组、变工队、合作社、妇纺组等,在可能的条件下,均应组织读报;各地区乡干部、小学教师、工作人员及一切文化工作者,均应积极组织这个工作,……应该细心研究群众的兴趣所在,以便引起群众参加读报的热情;应该使读报工作与群众的生产、卫生、识字、娱乐及各种日常问题的解决相联系,并应注意培养群众中的积极份子,以便使读报组成为能够持久的团结群众推动工作的核心。(13) 可见,苏区读报活动上承中国的“圣谕宣讲”传统,外续中西左翼办报实践,解放区的“劳动读报组”为建国后读报运动,尤其是上海读报活动积累了经验。 二、作为生活方式的读报 本节重点论述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读报运动。上海开埠后即成为全国报刊生产中心,由此培养了上海人买报读报的生活习惯,20世纪初的上海主要流行休闲的“夜报”“晚报”和“小报”。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急需改造以娱乐阅读为时尚的“夜报”文化,而日报取代晚报,是重要的政治事件,罗伯特·弗尔福德认为日报的出现是公众认识论变化的标志: ……新闻业始于一些零散的小册子、月刊和周报,……这些出版物最终促成了日报的诞生,这一新闻创新可能比此后新闻业的任何发展都更具意义。日报体现了公众认识的一个根本变化,它的诞生代表其跨越了一条重大的分水岭。哲学家黑格尔在日报的早期阶段就看到了这一点,他说这种读报的仪式就相当于世俗的晨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