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8.002 一、引言 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积极融入学术系统和社会系统,有助于大学生专业社会化发展。韦德曼(Weidman)将高校中的社会化定义为“个体获得胜任专门职业的知识、技能和价值的过程”(Weidman,Twale,Stein,2001)。大学生专业社会化指的是在大学生与院校教育情境互动过程中,通过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参与真实情境的实践应用活动和社会性人际互动,主动内化学科专业文化,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专业角色。学术性活动和社会化活动是促进大学生专业社会化的过程性因素和重要环节。学生参与理论所指向的是院校对大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支持是否充分,大学生是否有效利用院校资源,关注大学生学习的过程质量(史秋衡,王芳,2018)。因此,探究大学生参与学术性活动体验和社会化活动体验,能够有效反映大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质量。 针对不同主体、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开展大学生学习情况的过程评价,把脉大学生学习情况的过程性特征,追求大学生学习的过程质量,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要求。2022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之一,即要求“按照基础研究、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不同规律和需求标准,完善多元评价体系”。然而,当前不同学科专业育人模式的同质化现象突出,不同学科类型大学生的专业社会化存在一定问题。有研究发现不同专业大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术和方法方面存在低水平无差异现象(梁燕玲,蒙宗宏,2015)。研究不同学科类型大学生学习情况的过程性特征,分析不同学科类型大学生参与院校学术性活动和社会化活动体验,以及所获得的院校支持是否存在趋同现象抑或呈现差异性,把握不同学科类型人才培养现实困境与理想进路之间的鸿沟,能够更好地回应学界关于不同学科类型人才培养需求标准的关切。 二、文献述评和分析框架 大学生个体与院校教育情境的双向互动过程,具体表现为师生互动、同伴互动、参与课内外教育活动等。通过参与学术性活动和社会化活动,大学生获得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内化专业的价值观念和角色定位,形成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专业社会化。大学生学术性活动参与中的师生互动,有助于其专业社会化发展(郭卉等,2018)。专业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的形式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学的功能主义和解释论学派分别从个体适应和内化社会价值规范、个体主动参与获得知识和技能以建构社会角色两个层面赋予个体社会化的内涵。理论学习和真实情境的实习实践是促进专业社会化的重要环节(陈林,2021)。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潘懋元,2012)。因而,专业社会化是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专门人才实践活动的旨归。大学生与院校教育情境的交互,是促进其专业社会化的关键因素。比彻(TonyBecher)等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将学科分为纯硬科学、纯软科学、应用硬科学、应用软科学等四个学科群体,认为不同学科的研究内容、研究风格、认知特点存在差异。认为“作为学科群体的一员,获得身份认同和个体责任感的学科社会化过程,很可能在大学本科就开始了……专业态度和专业价值观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导师、学生与工作的互动而逐渐形成”(比彻,特罗勒尔,2018)。郭卉等发现学术性活动的师生互动对大学生的专业社会化有较高的解释力,同伴互动对大学生的社会性能力发展有较高解释力(郭卉,韩婷,2018)。 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学生学习参与理论认为师生互动、同伴互动、课内外教育环境等反映大学生参与学术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过程性因素,影响了大学生专业社会化发展。阿斯汀(Astin)提出学习参与概念是指学生投入到学术经历中的身体能力和心理能量的总和,既包括学术性投入、社会性投入,也包括课外活动投入。一方面,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他们所处的院校环境中,另一方面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也需要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内外活动的机会(Astin,1984)。库(Kuh)进一步指出学生参与既指学生投入活动的时间和精力,也包括院校推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力度(Kuh,2001)。基于参与方式,从行为、情感、认知层面构建大学生学习参与的结构要素是国内研究者普遍认可的研究视角(汪雅霜,2013),一般分析学生参与到有效教育活动中的程度以及学生对支持学习和发展的院校环境的感知程度(吕林海,2016)。汀托(Tinto)认为大学生学习的持续性与院校学术系统和社会系统密切相关,学术融入和社会融入是大学生在参与院校正式和非正式活动交互过程中形成的认知反应,积极的师生互动、同伴互动、学术参与和社交活动导向学业成功,消极的应对方式则会导致辍学现象。社会融入促进大学生的目标承诺和组织承诺,进而推动学术融入(Tinto,1975)。 课内外的学术性活动体验和社会化活动体验是大学生专业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也是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重要指标。师生互动、同伴互动、课程、教学等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育环境因素(Evans et al.,2010)。师生互动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而且通过影响大学生跨专业学习、课堂参与、课外参与间接影响大学生学术成长和社会性成长,其中对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参与的影响最大,课余活动次之,跨专业学习最小(朱红,2010)。在一项院校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的研究,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合作学习、课外活动等作为学生学习经历的过程变量(Ro,Terenzini,Yin,2013)。通过中美大学生学习过程指标比较,有研究发现清华大学与美国大学在师生互动层面上存在差距,表现为超过1/3的清华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人生观或价值观等方面缺乏教师指导(罗斯等,2008)。鲍威提出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是大学生与院校之间的互动过程,通过正规教学环境和非正规教学环境两大核心路径发挥院校影响力,其中正规教学环境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效应等,非正规教学环境指的是实习实训环节、同伴互动效应等(鲍威,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