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8.0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突破千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连接着高等教育活动与劳动力市场,受到政府、企业、社会、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关注。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雇主期待雇佣受过良好教育的高技能大学毕业生以应对当前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大学生期望提升就业能力以增强在多变且不安定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信心。据2022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当年高校毕业生突破千万,就业难的问题空前严重,但同时存在的还有招工难的问题。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尖锐,一方面大量大学生不能就业,另一方面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处于紧缺状态。因而,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任务紧要而急迫。2017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提出将我国高校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3大类型,强调分类培养,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和战略突破口。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评价高等教育多元化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亦是检验高校分类发展政策成效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研究”数据库(NCSS)为基础,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力图分析应用型高校与研究型高校两种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一、文献综述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内涵丰富、动态发展的综合性概念,因此,有必要在厘清其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分类导向对不同类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分类探讨。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就业能力的内涵非常丰富,整体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视角进行理解。由于高校是专业教育,按照专业培养学生,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构成了就业能力的核心要素。但是随着就业市场与组织环境的快速变革,在狭隘固定的专业培养模式下,大学毕业生难以有效应对劳动力市场瞬息万变的要求。英国哈维等人的研究表明,雇主希望毕业生能够接受广泛的教育而不是指向具体工作的训练。福尔摩斯(Leonard Holmes)在总结既往文献和雇主的观点后发现,最常被提及的通用能力与解决问题、沟通、团队工作有关。之后,非认知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柯尼特和约克(Knight,& Yorke,2002)提出了广受认可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USEM),这一定义将大学生的个人特质纳入进来,并将其细分为情商、适应力、自信心、学习的意愿和环境反应能力等。整体而言,狭义上的大学生就业能力通常包括针对特定工作情景的专业知识技能、具有可迁移性的通用能力以及个体内在的性格特质(Saunders,Zuzel,2010;Kumari,Kumar,Sharma,2015)。 广义上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注重就业的效果,认为会影响就业结果的各因素均属于就业能力的范围,整体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即便来自弱势阶层家庭的大学生在就业能力上和优势阶层无显著差异,但在就业市场上仍可能面临雇主或明示或暗示的歧视性做法,经证实,包括加勒比黑人、非洲黑人在内的少数族裔(Connor,Tyers,Modood,2004)、来自工人阶层和其他弱势群体的毕业生的就业结果较差(Furlong,Cartmel,2005)。内部因素还包括大学生的职业自我管理和相关行为,例如职业探索、寻求指导和建立人脉(Holmes,2013)。此外,布朗等人(Brown,Hesketh,& Wiliams,2003)认为就业能力与劳动力市场密切相关,受到环境影响,即便就业能力较强的大学生也有可能处于待业状态。 就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既有家庭背景等先赋性因素的影响,又有个人努力和高校教育环境等后致性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呈现出差异化的就业能力(史秋衡,王芳,2018),家庭背景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还通过个人努力、高校层次和教育质量等因素间接影响就业能力(马永霞,张雪,2019)。高校培养环境中的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就业指导、社团活动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均存在一定的影响(Zhang et al.,2022),其中,课程设置还通过影响学生的参与与课外经历等对就业能力的培养产生间接影响(鲍威,刘薇,2016)。在个人投入方面,大学生的课外投入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社团参与、与工作相关的经历成为大学生正式学习和未来就业之间的重要桥梁,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但这可能会引发新的不平等问题(Jackson,Tomlinson,2021)。 (二)应用型高校与研究型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应用型高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目前学者对应用型高校的定位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认为应用型高校具有天然的地方性、行业性、区域性以及实践性等特点,其与研究型高校和实用技术型教育的差异是类型上的不同,而非层次上的高低(史秋衡,王爱萍,2008;陈小虎,黄洋,冯年华,2018)。然而,在现实中,囿于路径依赖与制度趋同等问题(王芳,史秋衡,2022),应用型高校存在因无法精准定位而陷入“中部塌陷”(史秋衡,康敏,2018)的问题。不同类型的高校办学定位不同,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不同,所培养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面向就不同。有学者指出在知识结构方面,研究型高校重视学科知识的理论性与系统性,而应用型高校应重视知识的复合性与跨学科性;在能力结构上,研究型高校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而应用型高校以综合能力、实践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为主;在素质结构上,研究型高校的学生应具备更强的想象力、创新意识与批判精神,而应用型人才应具有更强的社会能力(徐理勤,顾建民,2007)。王志军(2016)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应用型高校的大学生在工作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可持续能力和专业能力上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