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23)03-0048-08 在史学家心目中,“家书”有“隐密”的名声,它仅在家庭成员中交流传看,传诸后人,则换作“家训”面目。因家书不方便公开,作为真实材料的价值一向为人所珍视。但一旦后人违背原意印制出版,就难以避免“篡改”之嫌疑[1]。不过,相较于当时真话极少的大时代,它作为“历史侧面”的特殊意义,仍然值得仔细研读。 1969年4月15日,编辑家叶至善动身去河南潢川县的“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下放锻炼,1972年12月30日回京,历时3年零8个月。在这期间,与留在京城的父亲叶圣陶密切通信,留下近500封家书,字数达70多万字。最初这些书信叶至善只挑选其中的一小部分放在了《叶圣陶集》第25卷书信集里。2006年,其子女叶小沫、叶永和将整理的466封通信以《叶圣陶叶至善干校家书(1969-1972)》为名,交由人民出版社于2007年12月出版。2014年,河南省潢川县政协文史委以政协文史资料的形式编印了《潢川黄湖干校家书叶圣陶叶至善(1969-1972)》一书。于是这部家书,留下历史的一段遗影和遗声。 一、家事国事天下事 初读“家书”,亦觉平淡无奇,不过是父子相互交换信息的日常琐事,偶尔涉及敏感话题,也较谨慎小心。 叶至善下放干校时,长子叶三午分配到密云水库林场当工人,次子叶大奎去了黑龙江泰康做印刷厂临时工,幼子叶永和去陕北插队,女儿叶小沫去了黑龙江军垦农场,75岁高龄的叶圣陶和叶至善的妻子夏满子留在北京,远离的悲伤令人徒生怜悯。于是“有话要跟父亲和满子说,全靠写信。离家的前夜说定,每十天写一封。实测了两地邮程,往回一次只需六天,于是掐准了一星期写一封;最后缩短至三天一封,偶尔也有一天一封的,让此来彼往的信件在邮路上擦肩而过”[2]378。在此非常时期,父子俩的信“好像打乒乓球,球来球去,非常紧凑”。他们以为,这样可以排遣内心的焦虑,在信中如每日见到亲人的容貌,听到亲人的声音。 在现代文学史上,叶圣陶有善解朋友之意的美名[3],从无与人交恶记录,他性格的平淡、自然、委婉,是现代作家少数几个得以善终的老人之一[4]。不过,这只是“公开形象”,放在家书里,则又是另一回事了。1969年10月15日的家书,叶圣陶二儿子叶至诚在南京,见面机会少,叶圣陶期望着能像与长子叶至善约定的那样与叶至诚保持经常通信,然连去几封信总不见其回信,叶圣陶向叶至善抱怨:“唯有信来信往,哪怕三言两语,一张半张,不痛不痒,无关宏旨,总算彼此没有失去联系,要是连这点联系也没有,太寂寞了。”在孩子们面前,叶圣陶的真实面目毫不掩饰。从人情世故讲,他所以在意两个儿子的及时来信,一是出于牵挂,二也表明了叶圣陶晚年的寂寞。叶至善颇懂这一点,他1970年8月21日致信父亲说:“我的来往信件,别说全连,就是全校,恐怕也是最多的。”“我总怕爹爹惦记,怕爹爹寂寞,所以有空就写。”叶圣陶也了解儿子怕他寂寞的心情,1971年8月17日,叶圣陶在信中写道:“你近来写信更勤,我了解你的心意,知我寂寞,不能见面,就凭纸笔多多叙说。我非常感激你,真的。” 单从家书看,可知叶至善一家多数人身体欠佳,叶圣陶高龄且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从书信多处可看到叶至善对父亲的提醒和关心。叶至善夫人夏满子患有神经衰弱、糖尿病等疾病,还要照顾一家老小。1970年3月2日家书,叶圣陶也提到儿媳的身体状况: 单说一些人的病,我的病,三午,大奎的病,至美姚澄祖璋夫人的病,都使她心头如受袭击。不但心里紧张,还要照料看望,付出多大辛劳。还有,她是家里的中心,又是你们在外的人的后勤部,安排、采购、排队、提携,处处都要心力并用,一点儿也放松不得。此外,还有运动(指政治运动)中的一些事以及家庭间的一些事,她也不是不能接受,不能想开,但是骤然碰上,总难以释然。以上几项只是简单的综述,但是头绪多,方面广,次数频繁,就够叫大脑皮质受用了。①[5]73 一方面是外面看不到未来的混乱无序;另一方面是子女及家人的分离四散。苦守家中的叶圣陶,不免会把书信内容转移到孙儿辈一代身上,这是人到晚年自然的心态。 《家书》叙述的对象主要是叶小沫和叶永和。叶至善下放黄湖干校时,女儿叶小沫20出头,幼子叶永和不足20岁。正在北京农业大学附中读书的叶小沫报名参加上山下乡,要去黑龙江军垦农场插队。叶至善表示支持:“十年前我就打定主意要改换门庭,不支持子女继承父辈祖辈尽干笔墨的营生。”[2]376所以叶氏父子非常支持孩子们劳动锻炼。当孩子取得进步时会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1969年7月19日,在得知叶永和在生产队不怕苦、挑重活干、团结同志、能节约并得到县里的安置办公室发简报表扬时,叶圣陶写道:“他们真是毛主席的好学生,也是你的好儿子,真是你把你的儿子教育好了。像这些情况,你听了一定会很高兴吧。我们是非常满意这些同学的。我望你以后给你的儿子寄信时,很好的鼓励一下吧。”1970年7月4日,叶永和被派作民工参与修路,“劳动强度很大,生活比较艰苦”,但是,叶至善却“很感到高兴”。因为“这种集体劳动和生活,是他接受贫下中农教育的极好机会”。叶氏父子对叶永和的坚定不移乐意接受教育、积极上进感到欣慰。 当两个孩子遇到问题、情绪波动时,叶氏父子会积极加以引导,进行批评教育。当小沫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教师时,叶至善建议她学毛泽东主席的《实践论》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两篇文章,发现缺点,要有勇气去找克服缺点的方法。当小沫和她一同去农场的同学与其他同学搞不到一起、对领导有意见时,叶至善不是听取一面之词,轻易下结论,对孩子纵容,而是要她虚心考虑群众意见,严格要求自己。当永和投考失败时,叶至善1972年5月1日写道:“如果考虑个人得失,心里就没有舒坦的时候,要是真有为人民服务的宏愿,那就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泄气。现在这件事也是考验和锻炼,能正确对待,可能爬上又一高峰;不能正确对待,就会走下坡路。希望他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