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310(2023)02-0049-10 Doi:10.16061/j.cnki.cn46-1076/c.2023.02.006 1950年,供职于文华影片公司的石挥将老舍写于1937年的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改编成电影,这也是老舍小说第一次被搬上银幕。尽管作为小说,《我这一辈子》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当时可能要略逊于《骆驼祥子》和《离婚》,但其却先于那两部更为经典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并在上映后大获成功,成为了1950年春节上映的八部新片中最为卖座的电影,被《大众电影》杂志评选为当年最受喜爱的国产影片,并在1956年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二等奖,可谓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名利双收”。关于这次电影改编,前人的研究多集中于原著与电影之间的差异对比,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电影是否应该忠于原著的讨论。但本文并不着眼于此,而是基于原有的以及笔者最新发现的史料证据,重新对这一改编事件的前后始末进行考察和探究,在对前人一些观点做出修正的同时,也试图去弄清这一事件仍然存在的诸多疑点。应该说,重新探究《我这一辈子》电影改编始末,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弄清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作为改编者的石挥与作为原作者的老舍各自精神焦虑生成的深层原因,以及他们为了缓解各自的焦虑又做出了哪些具体的尝试。这部电影对于这两个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这将会是本文试图去回答的问题。 一、文华选择拍摄《我这一辈子》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动因 1949年初,中国的电影从业者正在经历着一场“黎明前的黑暗”:“然而去年(1948年:笔者注)春天,伪币通货膨胀恶化,进口材料价格提高,一下子就把电影业给打垮了台。正经投资组织公司的人没有了,只造成了一片公司的风气,把电影业变成了投机的对象”①;“去年‘八·一九’以后,可以说是连公司老板和观众的口袋都被搜劫一空。营业情形日渐下落,最坏的情形,有的影片在上海头轮演下来,不够拷贝成本,有的则连报纸广告费,招贴,路牌广告的钱都不够。到今年(1949年:笔者注)就更不成了,前几个月正是伪金元券加速贬值的时候,制片业和别的工商业毫无二致,满样是捉襟见肘,拮据不堪。”②由此一来,电影人的生计都成了问题,文华公司自然也不例外。尽管相对于其他民营公司,向来以资本雄厚著称的文华公司“还没有到发不出薪水的阶段”,“可是脱期已不能免”③。更为严重的是,在北平于1月31日被和平解放后,嗅到政治变动气息的文华老板吴性栽在2月份就举家迁往香港,不再给予公司资金上的支持。这样一来,失去资金来源的文华公司其处境就更加艰难了。但文华同人并未慌乱,而是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危机,在吴性栽走后,“公司成立了一个工厂管理委员会,成员有:吴邦藩代表资方,王月白代表工会,厂长陆洁,导演桑弧,会计吴炳耀,业务马景源,工人龚正福等,共商公司行政大事,以及协商如何共渡难关、维持生产,解决劳资间的重大问题”④。 而在创作方面,文华同人明白只有拍出卖座的电影才是缓解危机、渡过难关的根本途径。对此,时任文华公司营业部负责人马景源回忆道:“有关创作生产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我们有时安排在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1327号的一所洋楼里,这里原是摄影师黄绍芬的住处,后来让给文华公司租用,原来约克大楼的厨师王鹤鸣也调到那里做饭,有时整天讨论剧本,交流创作设想和题材规划,反馈观众反映情况,决定拍摄计划等,对创作和生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⑤。正是在这种集体创作的氛围下,1949年的二三月间,拍摄《我这一辈子》的计划逐渐被酝酿出来,只不过根据当时媒体的报导来看,最初想要翻拍老舍这部小说的可能不是石挥,而是他的“恩师”黄佐临:“最近佐临原想把老舍的《我这一辈子》改编一下,搬上银幕,但是‘文华’《哀乐中年》之后,接上去即是佐临编导的《表》,《表》以后,尚无新戏接上,文华有以《我这一辈子》接上之意。现由石挥来导这部片子,改编则由石挥之兄石开执笔”⑥。作为文华公司的元老级编导,同时也是创作方面的领导之一,黄佐临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文华拍摄影片的选择往往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权威性。因此,有理由相信拍摄《我这一辈子》的计划最初确实由黄佐临提出,更何况他本人也十分认可老舍的作品。1982年,黄佐临在接受田本相采访时就曾说过老舍是他喜欢的作家:“30年代,在天津讨论中国的文艺问题时,我的看法就很明确,除了鲁迅,还有老舍、曹禺,我是承认这三个作家的”⑦。 另一方面,文华创作团队之所以选择《我这一辈子》也是为了和老舍“再续前缘”,弥补两年前双方未能合作的遗憾。早在1947年的夏天,文华与老舍的缘分就已经结下。在这一年的6月,著名电影杂志《青青电影》就报道说,文华公司有意于翻拍老舍的文学作品,只不过当时他们所选择的是名气更大的《骆驼祥子》:“最近文华公司当局有将老舍的《骆驼祥子》搬上银幕计划,这片子的导演工作大概由曹禺担任制作的可能……此书在美既大红,如时在战前,好莱坞正‘东方热’,也许早就买下版权,轰轰烈烈的拍成第二部《大地》之类的中国片子了。但是好莱坞在战时东方的战时片子拍了不少,因此不曾顾及此着,而使老舍坐失数万美金。但是好莱坞不拍,中国自己却要来拍。文华公司已在接洽向老舍谋购原作版权,倘若接洽没有问题,《骆驼祥子》则将列为文华公司创业的第四部片子了”⑧。只不过由于当时供职于美国华纳电影公司的华裔摄影师黄宗霑抢先一步购得原作版权,这才使得文华公司第一次失去了改编老舍作品的机会。不过,这倒也为日后双方的继续合作埋下了伏笔。终于,合作的契机在两年之后到来,当时间来到1949年的时候,文华终于将目光投向了老舍的《我这一辈子》:“那时好莱坞曾经有一度预备将老舍先生的名作《骆驼祥子》搬上银幕,后来因种种关系,暂时没有开拍,这对于中国的观众自然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为了这个原因,文华公司便决定把《我这一辈子》来补足观众的失望”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