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18(2023)05-0030-09 DOI:10.13236/j.cnki.jshe.2023.05.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高等教育强国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支撑和必然要求。因此,明确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方位和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OECD等机构提供的最新数据,力图揭示目前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整体图景,为确定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方位和强国建设战略选择提供参考。 一、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历史方位和强国建设的文献综述 (一)我国高等教育历史方位的研究回顾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学界对我国高等教育历史方位的判定具有明显的变化,2010年左右学界的基本思路是根据若干指标,把我国高等教育与若干发达国家进行对比,重点在于识别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差距。例如李立国和黄海军通过构建高等教育强国指标体系,分析了我国与G8国家的差距[2]。苏竣和薛二勇比较了发达国家与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状态,提出了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路线图[3]。高国忠和于文也提出,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结构、管理体制、经费保障以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等都存在差距”[4]。而到2020年左右,多数学者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明显的进步,还形成了比较优势。杜玉波提出从国际水平的坐标看,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走上世界舞台,一些领域进入世界前列[5];邱均平等人比较了我国与五个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质量和支撑条件,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具有规模优势,但质量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6]。孟亚和万书辉比较了我国与OECD国家高等教育普及、投入、质量和效益的差异,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各项主要指标接近、部分指标达到中等偏上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7]。马陆亭认为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处于由学习借鉴向创新发展转变的历史节点[8]。陈伟从更加宏观的时空与文化角度判定,经过百年的奋斗,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方位已从依附转向自主[9]。 (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的有关文献 学界关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的研究文献主要关注两方面的话题:一是如何界定高等教育强国,二是如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关于如何界定高等教育强国,此类研究通常涉及规模、质量、公平等多个维度。瞿振元认为,高等教育强国的本质是一个强大的高等教育系统,涉及规模、质量、效益、结构和公平五个基本变量[10]。胡建华指出,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是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世界级的科学研究和卓越的全球影响力,其本质包括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发达的高等教育系统和良好的外部适应能力[11]。张德祥等人提出,“高等教育强国之强指的是高等教育在结构、质量、公平、国际化和治理现代化等诸方面表现的综合水平”[12]。 关于如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学界也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贺祖斌认为,高教强国建设要以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为主体目标,以“九个坚持”为重要遵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13]。申怡和夏建国指出,建设高教强国要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14]。刘国瑞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认识高教强国建设的使命与任务;贯彻新方略,坚定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聚焦新需求,创新建设思路和举措[15]。胡建华指出,应从创新高等教育理念、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协调区域发展、优化结构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办学水平六个方面建设高教强国[16]。杜玉波强调,建设高教强国应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质量和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17]。 (三)已有研究的贡献与拓展的空间 学界已有的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战略,不仅促进了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也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然而,已有成果还存在进一步拓展研究的空间:第一,从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成功召开的十年中,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突飞猛进,但是目前还缺少从时间、空间、发展趋势、经济基础等多维度评估当下我国高等教育所处历史方位的研究,从多维度的、全面综合的视角评估历史方位依然必要。第二,在提出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方略时,要基于低生育率、经济增速放缓、中美国际关系等新因素、新态势、新方位进行分析。这也是本文将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遵循惯例,依据更丰富的指标,从多元视角审视世界高等教育格局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方位,而这种划分依然还是大致、粗略的界定,并不能作为一种绝对、固化的界定。虽然从若干指标认识判断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方位,但不能把“参考指标”当作直接追求的“办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