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23)04-0010-12 DOI:10.16697/j.1674-5485.2023.04.002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趋势不断蔓延,各国对大学的直接财政资助持续缩减,这使大学之间在争夺社会办学资源方面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在此背景下,作为一种获取战略性竞争优势的有力工具,大学声誉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指出,赢得声誉是大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声誉一旦建立,它就是一所大学的独一无二的最大财产”[1]。学者们普遍认为,大学声誉可以给大学带来各种无形的好处,而且对大学声誉的持续投入“能够形成一定的追加效应,使大学资源实现成倍累加”[2]。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大学声誉对高校而言不只是一种资源,更是大学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本。然而综观当下诸多研究,学者们大多是以一种静态的视角来研究大学声誉,对大学声誉的概念内涵、影响因素、功能效应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探讨,鲜有学者从资本的角度对大学声誉进行深入的探讨。因此,本研究拟从“大学声誉能否成为资本”这一问题入手,试图在澄清大学声誉资本属性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厘定出“大学声誉资本”概念的内涵,并对其作为一种资本所具有的功用及其积累路径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大学发展提供借鉴。 一、大学声誉能否作为资本 大学声誉是指大学作为一类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依靠其过去的行为和可以预见的前景所获得的大众信任和赞美的程度,是大学综合实力和社会形象的外在表现,其核心是知名度与美誉度。[3]大学声誉能否成为一种资本,关键是要看其是否具备资本的基本属性。 (一)资本的内涵 资本是一个意蕴丰富的概念,人们对资本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早在15世纪末到17世纪下半叶,“资本”便已成为经济学中普遍使用的核心概念之一。不过,此时人们对资本的认识还比较片面,仅从流通领域去认识资本,货币是资本的唯一形式。[4]18世纪,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将资本视为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资金和以实物形式表现出来的生产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将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19世纪中期,卡尔·马克思(Karl Marx)通过分析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具体历史,把资本的本质理解为资本家或资产阶级获取剩余价值的工具,并揭示了资本的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资本的自然属性是指资本的价值增值性,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使其自身实现保存和增值乃是资本所具有的唯一有用性。[5]资本的社会属性是指资本所具有的一种“生产关系”意义上的特殊性,它“并不是一种物品,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而成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6]。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资本超越了实体性概念的局限而成为一种关系性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对资本的理解进一步向广义扩展,使资本从实体性概念过渡到非物质性概念,成为可以创造价值的所有资源的代名词。如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和加里·斯坦利·贝克尔(Gary S.Becker)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把劳动者经过教育培训所拥有和掌握的知识、技能都视为资本的表现形式。法国学者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把资本的概念引入哲学和社会学领域,将其界定为“一种积累起来的劳动(它以物质化形式或身体化形式存在)”[7]。美国社会学者林南(Lin Nan)则把资本理解为一种社会财产,认为资本借助行动者所在网络或所在群体中的联系和资源而起作用,是期望在市场中得到回报的社会关系投资。[8] 由上可知,虽然不同时期学者们看待资本的角度和强调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总体来看,他们所讲的资本至少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资本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即凡是能称之为资本的东西必须是有价值的,这是资本形成的基本前提;二是资本是一种能够创造剩余价值的资源,追求价值增值乃是资本的天性;三是资本反映了一种权力关系,它是行动主体对资源的排他性占有。 (二)大学声誉的资本属性 当前,在人们对大学声誉属性的理解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将其作为大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事实上,大学声誉不仅是一种资源,而且也是一种资本。之所以将大学声誉视为资本,是因为它同样具有资本的基本特征和属性。 首先,大学声誉本身具有价值。价值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关系范畴。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产品价值;按照哲学的理解,价值泛指客体对于主体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它体现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和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一种效益关系。从经济范畴的角度来考察,大学声誉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大学声誉的形成过程中。大学声誉的创立和维护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长期系统的科学规划和经年累月的呵护关注,也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校内校外的密切协作。[9]由此可见,大学声誉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劳动创造过程,其中凝结着学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和汗水。从关系范畴的角度来考察,大学声誉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大学声誉为大学发展带来的各种“红利”上。凭借已有的办学声誉,大学可以不断拓展资本市场、招生市场、就业市场以及信息、人力和物力资源市场,从而有助于招聘名师和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不断提升大学的综合竞争力。正如英国学者迈克尔·夏托克(Michael Shattock)所言:“享有很高声誉的大学可以招到较好的学生,而且,只要愿意,它们还可以把品牌当作资本,对研究生和留学生收取较高的学费;它们的学生会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它们的财政收入更稳定,筹集赞助更易见成效;它们可以聘到更好的教职员工,确保自己的职工爱岗敬业,都能为学校争取荣誉并且以学校为荣。”[10]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中,良好的声誉无疑是大学一笔宝贵的财富和无形资产。 其次,大学声誉具有价值增值性。在大学声誉的形成过程中,大学不仅要投入许多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等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而且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从而决定了大学声誉可以作为一种具有商品属性的劳动产品进入市场流通。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言:“在院校市场,声誉就是通货,是最主要的交换商品。”[11]大学声誉的商品属性体现了资本的自然属性,即价值增值性。一方面,大学声誉的运作可以实现大学的价值增值。这种增值性主要是通过大学声誉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过程实现的。在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大学通过各种运作手段使其声誉在社会公众或利益相关者之间得到尽可能的传播和消费,提升大学声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大学可以根据其声誉资源的消费反馈情况不断调整办学理念、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改善社会形象,进而更好地塑造和提升声誉。另一方面,大学声誉在实现自身价值增值的过程中也能够给学校利益相关者带来价值收益。对学校教职工而言,在一所拥有良好声誉的大学就职,意味着他们可以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丰厚的薪资薪酬、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良好的个人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教育消费者而言,良好的大学声誉则意味着他们在未来的人才市场和就业竞争中可以获得更好的地位、优势;对大学投资者而言,良好的大学声誉意味着可以降低投资的成本和风险,获得较高的财政绩效和投资回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