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k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was fully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Research Grants Council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China[Project No.GRF-City U.11608619]. 一 前言 關於上世紀的冷戰研究,成果早已是汗牛充棟;關於冷戰研究的關鍵問題,學界提出了不少看法及見解。冷戰史學家文安立(Odd Arne Westad)為冷戰史研究提出以下三個新範式:意識形態、科學技術和第三世界。①與冷戰其他領域(如政治、軍事、經濟)的封鎖或隔絕有所不同,意識形態因需進入對方陣營才能影響對方,美蘇雙方陣營都重視將意識形態傳入對方陣地,而這種做法也增加了冷戰意識形態的多面性。此外,亞洲地區因為是美蘇兩個陣營爭奪的陣地,所以同時受到美蘇雙方的影響,這使得亞洲地區的意識形態互動十分複雜。正如杜贊奇(Prasenjit Duara)所注意到的,冷戰時期的香港具有其地緣政治的複雜性。它代表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相互交鋒的空間,讓在他處被禁止的兩種敵對意識形態系統可以同時出現。② 有學者在審視目前學界的研究後,認為各家研究冷戰的重點,大多都只集中在歐洲的“解放戰略”(Liberation Strategy)和“真相運動”(Campaign of Truth)。同時,美國宣揚的意識形態主要限於“人民資本主義”,即對外傳播美國文化和生活方式;③又或者是進一步推廣美國自由民主等政治價值的“自由國際主義”。④當然。各家看法或各有不同,但也能夠從不同角度彰顯冷戰的複雜性與多面性。誠如論者所說,冷戰作為一個複雜體系,“簡約的理論和頭腦簡單的解釋無法恰當處理這一歷史進程的複雜性。”⑤ 將美國的冷戰意識形態戰略解讀為宣揚所謂自由主義或與共產主義陣營相對立的價值取向,簡化了美國在意識形態戰略實際執行中的複雜情況。美國具體推行的意識形態內容,比目前的研究成果所反映的還要複雜與多樣化,不少地方仍未受到足夠關注。本文將探究的道德重整運動(Moral Re-armament,英文縮寫為MRA),便是由美國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簡稱中情局)所策動與主導的一場意識形態戰爭。有關道德重整運動與中情局的關聯,在美國國務院肯尼迪被刺案調查委員會(Select Committee Assassinations)針對前中情局內部行政人員沃爾科特(James Wilcott)的調查報告中,便有十分清楚的供詞說明——MRA是中情局策動的冷戰項目。沃爾科特供認:“道德重整是中情局的一個項目,道德重整是由中情局構思出來的。”⑥它是以政治宗教的面貌宣揚思想改造及世界更新的活動,為戰後百廢待興的世界重整秩序,塑造一種超越世界各種政治觀念與思想倫理的意識形態。這將進而實現世界的和平、團結與共生的價值,讓美國在冷戰時局下向各國輸出文化價值,在物質及思想世界的重建工作上發揮多層面的影響力。 二 文化冷戰與道德重整運動的“超級意識形態” 美國在亞洲推行的冷戰,以往的研究主要突顯了美國“封鎖”、“圍堵”策略的一面。⑦譬如,韓戰後美國對香港實施禁運,在香港乃至其他亞洲地區圍堵共產主義的思想文化宣傳。不過,本文要指出的是,美國還實施了另一種冷戰策略;它並非只是“封鎖”、“圍堵”與“禁運”。如果只是一味強調兩個陣營的隔絕及壁壘分明的“對壘”或者你死我活的“硬碰硬”,那麼,這種狹隘視角下進行的研究只會流於簡單化。本文認為,美國發起的冷戰,還有各種收編、滲透、改造的手段,由此達到重新“整合”世界的目的,它體現了論者所言之建立“非正式帝國”(Informal Empire)的過程。⑧ 本文認為,目前的冷戰研究,往往側重於美國喬治·凱南(George Kennan)所代表的“圍堵”(Containment)戰略,但忽略了美國還存在以小史列辛格(Arthur Schlesinger Jr.)——美國總統肯尼迪智囊為代表所提倡的“整合”(Integration)戰略。關於這一“整合”策略,以西歐為例,即通過一些跨區域的組織譬如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來完成區域的協調合作,美國再對這一類跨區域的組織建立緊密聯繫並施加影響。這樣一來,這一區域組織將被納入更大的共同體,譬如從歐洲共同體再到大西洋共同體(Atlantic Community)。⑨小史列辛格指出美國利用反共的口號,實際上將世界的多種因素都納入其整合的計劃當中。美國在全球的整合計劃,實質上是伴隨著一系列“改造”、“轉化”和“重構”。基本上,這部分的冷戰策略或重心,在目前研究史上未獲得足夠的重視,相關論述極為稀缺。⑩ 本文研究的道德重整運動是美國基督教傳教士布克曼(Dr.Frank Buchman,1878-1961)在1938年發起的一場充滿濃厚基督教宗教意味的社會運動。(11)該運動的前身是布克曼於1908年成立的基督教組織牛津團契(The Oxford Group Movement),直到2001年後才易名為“Initiatives of Change”(簡稱IofC)。它並沒有正式的中文譯名,大概意思是透過人的自我改變、自我改造或自我更新以達到各種改變社會、改變世界的連鎖性自發行動。它目前繼續在歐美各國乃至亞洲的泰國、日本、中國台灣等六十多個國家或地區進行活動。(12)但它已異於戰後或冷戰期間融政治與宗教為一體的性質,現時主要關注青年一代的領袖才能培育工作。同時,它以非政府組織的面貌關注各項促進世界和平的文化交流工作,透過舉辦大型的國際討論會與培訓課程,增加跨區域、跨種族的交往與相互了解,由此實現共同和諧發展的目標。在一些地區如中國台灣,則着重於青年道德培育與慈善救濟的工作,不一而足。要之,昔日的道德重整運動轉化為今天的Initiatives of Change後,政治意味看上去已經十分淡薄,但它促進世界和平以及推動跨種族、跨文化交流的工作則延續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