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4086/j.cnki.xwycbpl.2023.03.008 中图分类号:G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5443(2023)03-0083-09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述评 近年来,“Z世代”①青年亚文化备受学界关注,尤其是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更是颇具热度。研究者从各个角度入手,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了深入研究——“不是对最近几年网络流行语的一般性描述,就是对某个或某几个流行语的深入挖掘,或者是对网络流行语交往过程的微观分析”[1],但将网络流行语简单等同于青年亚文化未免陷入片面,因此,本研究首先需要廓清网络流行语与青年亚文化的关系。 亚文化的核心在其“亚”字,是指区别于主流文化的、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是主流文化背景下,某一群体所特有精神活动的总和以及集体认同的形式,也是“社会阶层结构框架里不断出现的那些带有一定‘反常’色彩或挑战性的新兴社区或新潮生活方式”[2]。它可以赋予某一群体鲜明的文化气质和特殊的精神风貌,亦称副文化、次文化。青年亚文化是以文化实践者的年龄阶段为标准对亚文化进行的分类,在此分类标准下,还包括老年亚文化、儿童亚文化。青年是时代的潮头,是意见的领袖——青年因其特殊且醒目的群体特征使得“青年亚文化”这一文化现象得以长期活跃于大众的认知体系中。因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以致青年亚文化大有成为“亚文化代言”的趋势。 在青年这一群体中,以内容载体划分,亚文化包括服饰亚文化(例如汉服、破洞裤)、消费亚文化(例如盲盒消费、炒鞋)、音乐亚文化(例如Rap)、饭圈文化(例如应援)等;以场域划分,亚文化又有虚拟与现实之分,例如ACG亚文化②、跑酷亚文化;以表现形式来划分,亚文化则可分为语言亚文化、行为亚文化(例如文身)、思想亚文化(例如佛系、低欲望躺平主义)。网络流行语只是语言亚文化的一部分,是其片段化的呈现方式,我们不能判定,这样的流行语只在网络中呈现,或者只借助网络传播。很显然,线下的现实社会中,年轻人之间在交流时对语言的组织与运用有别于同其他年龄群体的交流,因此,网络流行语只是语言亚文化的典型内容。为了更为立体地触及语言亚文化,本研究所涉及的语言是指涵括网络流行语在内的、风行于青年群体之内的语言体系。需要说明的是,表情包作为一种具象的、意义丰富的语言形式,是语言亚文化的又一个亚类,考虑到研究设计的针对性,本研究未将其列入研究范畴。 之所以将“语言亚文化”作为研究青年心理样态③的切入点,是因为语言、文化、心理这三者的关系——语言是重要且典型的文化现象,而文化与心理又是表里关系、不可分割的,这也是文化心理学的主旨所在。文化心理学认为,文化与心理互为实践,也互为表达。语言则是文化的基本符号,对文化的呈现与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探寻个体或群体心理样态的有效路径。文化与心理的共生关系在当下巨大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被注入了新的元素,成就了当代青年群体独特的心理谱系。在培育其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的今天,对这些元素的关注、透视与提取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研究以文化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深挖语言亚文化现象背后的青年心理样态,试图绘就亚文化视域下的青年心理图鉴。 现有文献中,一些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基础。在呈现方式上,网络流行语常常表现为“代差反讽”,即运用反讽修辞来表征不同世代群体之间的价值观冲突与审美代沟,潜在地表达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精神[3]。在呈现内容上,语言亚文化虽然有多样化的特征,但也表现出一定的发展脉络,“逐渐从政治领域、公共问题转向生活领域和娱乐问题,反映的社会心态从负能量为主转向正能量为主、从政治嘲讽转向生活调侃”[1]。至于亚文化背后的青年心理,学者们多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视角入手开展研究。整体来看,亚文化一定程度折射出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年心理现象。例如,针对网络用语的研究发现,“00后”存在八大社会心理特征,即焦虑心理、从众心理、网络消费心理、泛娱乐化心理、显摆心理、孤独心理、戏谑心理和成人化心理[4];佛系亚文化的心理表现为“以话语塑造、意义争夺为核心的温和式反抗,折射出青年的社会心态与价值认同”[5],以及“在逐渐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力求摆脱传统主流价值观的束缚,敢于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业的新趋势”[6];丧文化则可解析为情感宣泄、自我防御、社会焦虑等心理原因[7],它易导致青年“滋生价值虚无主义,引发青年集体焦虑,造成青年社会退缩,污染青年成长环境,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效果”[8]。由此看出,从内卷到躺平,体现着青年的现代性焦虑[9],可见,“主体性丧失与个体发展失衡,反映了青年心理价值取向的矛盾冲突”[10]。 如何帮助青年化解亚文化透露出的心理之矛盾呢?研究者主张,对待亚文化,不能简单地套用“抵抗-收编”的简单关系模式,“或许将其置于一种‘多层次的协商关系结构’中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11],可尝试进行“由规训向规范、由同一向同向、由介入向融合、由笼统向精准的姿态调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