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2046/j.issn.1000-5285.2023.02.007 中图分类号:G206、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85(2023)02-0058-12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男性阳刚,女性阴柔,是国内外文学、影视作品中的主流性别审美形象。但是,从古至今的文艺作品中都存在有别于传统性别审美的角色形象,例如“阳刚”“阴柔”与男女性别发生错位匹配,出现一种性别对另一种性别的模仿。这种形象一直零星分布于各类文学与影视作品中,而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为这种形象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性别错位形象在网络世界吸引了一定的受众,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亚文化。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性别错位形象也不断“出圈”,以影视、文学作品为载体,开始从边缘地带走入大众视野。它们的出现引起了观众的注意,尤其受到一批年轻女性的喜爱,而资本运作的参与其中,在一定程度上稀释、扭曲了性别错位形象的文化意义。为了尽可能减少资本与大众舆论的干扰,有必要回归性别错位形象作为网络边缘文化的本位,剖析它的文化内涵,从而审视它在社会语境中折射出的现实意义。 性别错位网络亚文化社群是一群喜欢、欣赏异于传统男女性别气质形象的年轻女性以网络为阵地形成的边缘文化群体(以下简称“性别错位社群”)。该社群中,性别错位形象是指性别(sex)与性属(gender)①发生错位的人物形象(gender-dislocated figures)(以下简称“性别错位形象”),即异性化或中性化的人物形象,具体来说,这类形象可以分为“男相女性化”与“女相男性化”两类。它们存在于文学、艺术形式中(如小说、电影、电视剧、漫画等),或是真实世界存在的人物(如演员、歌手等)。社群中的女性群体采用特殊的话语符号进行交流,以特定的词汇表示这些身体形象,甚至以性别错位形象为元素创作或二次创作文学作品。亚文化群体的特殊暗语是一种反语言(anti-language)②,它们与规范的话语形式是对立关系。反语言具有寄生性,它需要依托已有的话语范式,而互文分析(intertextual analysis)正是以非孤立的视角寻找不同话语范式之间的互动。本文拟将互文分析运用到亚文化社群研究中,以社群为单位,通过寻找其与已有社群的话语关联性,来解释目标社群的文化内涵与意义。 性别错位亚文化社群主要由女性构成,与其说是研究这一社群的反语言,不如说是研究一种女性群体使用的特殊话语形式。由此引发的问题是:性别错位社群的反语言与哪些社群产生互文现象,具有哪些互文形式?通过这些性别错位形象,折射出这一女性群体怎样的意识形态和情感追求? 二、女性受众视角下性别错位形象的研究现状 受日本耽美文化的影响,性别错位网络亚文化社群与女性消费(female consumption)密不可分。国外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的学者主要集中在日本。其一是探讨日本宝冢歌舞剧中女演员反串男性角色的特殊现象。有学者认为,“女性观众将这种女扮男装角色看作是不受性别和性属分工约束的女性,这种形象挑战了男性和女性、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自然二元性”。③还有学者进一步指出,这种“雌雄同体”形象“为女性创造了特殊类型的无性空间,可以使她们暂时摆脱日常的性别期望和角色”。④其二是日本少女漫画中性别错位形象的角色。日本少女漫画是一种以女性消费者为目标受众的漫画,有学者将这种漫画中性别错位形象视为女性受众对父权浪漫主义范式的逃避或直接批判⑤。还有学者将同性恋消费群体也纳入这种形象的受众范围之内。詹姆斯·维尔克(James Welker)认为,消费这种形象的女性群体不仅有异性恋女性,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群体也同样是这种形象的受众。⑥另外,有部分学者提出少女漫画中性别错位形象与异性恋霸权有关。凯瑟琳·贝利(Catherine Bailey)认为一些少女漫画中的女相男性化角色融入了性取向和性别认同元素,使一种性别不再简单地模仿另一种性别,这不仅挑战了女性性别表演规范(the norms of feminine gender performance),也挑战了异性恋霸权。⑦ 国内学者同样注意到了性别错位形象与女性受众之间的联系。首先是消费文化语境下,女性对性别错位形象的消费行为。有学者指出,银幕中,无论是男性呈现“阴柔”气质,还是女性呈现“中性”气质,对女性受众而言,都是一种“男色的反面(即女性角度的男色现象)”。⑧与之相似的观点是,影视剧中的“男色”消费可以跨越性别。“作为对象的‘男色’甚至不局限于男性角色,有些女性角色为了掳获更多的粉丝也努力地向‘男色’靠拢。”⑨其次,部分学者认为,消费文化语境下男相女性化形象的兴起与女性意识的强化有关。“‘男色消费’确实提高了女性地位,构建了一种性别平等的文化价值观。”⑩也有学者提出担忧,认为女性沉浸“男色”的精神满足实际上是对女权主义的消解,“女权并没有在媒介仿真中回归,相反地,它开始被消解。但这恰是一次推进后现代女性主义发展的大好时机”(11)。目前国内学者对“男色消费”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男相女性化形象的解读,例如巩杰认为“小鲜肉”形象所彰显的阴柔气质体现出资本对身体的操控与消费,反映了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和文化话语权的崛起。(12)相对而言,国内学者对女相男性化形象虽然有所关注,但仅将其作为男相女性化形象发展变迁的简略补充。如陈琰娇通过梳理20世纪以来银幕形象中的女扮男装角色,认为对传统中性化女性形象的改造是在男性化的基础上加入女性气质,相较之下,跨媒体叙事中的新中性形象则是在女性气质上加入(象征性的)男性气质,以形成一种新的性别期待。(13)刘珍珍认为新时期的女性中性化形象是一种女性新形象,是市场经济作用于文化催生出的产物,女性性别意识和商业媒体的共同作用直接推动了这一新形象的发展。(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