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广大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和城镇化稳步推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一批小城镇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城镇化转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以费孝通先生为代表的众多学者的推动下,小城镇和乡村工业研究成为热点。他先后发表了《小城镇大问题》《小城镇再探索》《小城镇新开拓》等文章,指出社队工业和乡镇企业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道路,推动着一批小城镇成为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乡村经济与城镇经济相辅相成,结成一个细胞体(费孝通,1984)。这些研究直接点明了小城镇的中间衔接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默认了以“城-镇-村”为主导模式的中国城乡社会发展梯度格局。 随后,有学者以工业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庄为考察对象,发现当时中国出现了以乡村为中心的“自发城镇化”实践,乡村突破了“城-镇-村”格局中以城镇为发展中心的“核心-边缘”梯度发展模式。一些学者将这些具有新结构特征的发达村庄称为“超级村庄”(王颖,1994;折晓叶,1994)。超级村庄通过工业化的快速推进,突破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单向依附关系,并走出了以城市、行政中心为发展主导的第三条发展道路(折晓叶,2000)。折晓叶(1996)指出,超级村庄已经成为乡村中一种新的社区形态,在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上都出现了城镇化转向。同时,有研究从制度变迁视角指出,超级村庄是在国家政治文化影响下农村逆市场化的制度变迁选择(冯仕政,2007,2009)。近些年来,学界关于中国城镇化发展路径的考察,主要集中于政府行为与农民家庭再生产经营行为两大方面。有研究认为,中国城镇化转型过程中政府起到主导性作用,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金融资源三要素组成循环机制,快速推进城镇化(周飞舟、王绍琛,2015),实现中国城镇化的跨越式发展(李强等,2012);也有相关研究指出,中国的城镇化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接力式城镇化(王德福,2017),即通过代际分工践行“半工半耕”的家庭内部协作模式,推动了中国“渐进城镇化”模式的形成(夏柱智、贺雪峰,2017)。这些研究为从整体上探讨中国城镇化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分析视角,但是其缺乏在村庄层面的城镇化转型路径考察。本文尝试从村庄内生发展的视角反思中国乡村自发城镇化的问题,即探讨村庄如何在内生式发展的驱动下实现自发城镇化转型。 需要点明的是,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便有学者关注到超级村庄的发展动态问题,如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苏南模式(费孝通,1984)、折晓叶团队所探讨的超级村庄现象(折晓叶,1994)以及温铁军团队提出的村社理性(温铁军、董筱丹,2010;温铁军等,2011)等,都考察了乡村经济起飞和转型的历程。跟踪考察这一类型村庄的发展动态,对我们研究乡村社区在经济起飞后的发展逻辑和持续观察乡村自发城镇化转型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证价值。为此,2020年11月、2021年7月,笔者与团队成员前往江苏省永联村开展了为期近一个月的深入调研。在调研归来后,笔者亦一直保持着与永联村相关干部、群众的密切联系,持续关注着永联村的发展动态。同时,笔者还查阅了永联村村党委、村企、经济合作社的相关会议记录、年度总结报告、永联村志,以及近些年其他研究团队对于永联村的研究成果等材料,全面考察了永联村近40年的发展动态,发现永联村探索出了一条农村自发城镇化的实践路径。本文尝试以永联村为例,考察这一类有工商业经济基础支撑的超级村庄的转型变迁历程,并从中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转型经验。 二、村庄自发城镇化的实践路径考察 (一)超级村庄自发城镇化的变迁历程 费孝通(1984)指出,中国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是乡镇工业的平稳运行,通过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实现对农村相对过剩劳动力的就业吸纳,进而让小城镇成为乡村与城市之间稳态的中间结构。折晓叶、陈婴婴(2000:12、32、347、356-358)从改革的历史进程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推进,城乡二元分立的结构开始出现变化,国家对乡村社会的强控制开始减弱,乡村才得以摆脱依附于城镇的状态并获得“自然城镇化”的机会。乡村社会“自然城镇化”是在乡村工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实现的,这是“含自然城镇化的乡村工业化”。潘维(2003)指出,中国农村迈向市场化的过程中,乡村工业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乃是在制度和思想上得益于社会主义集体运作模式的遗产。同时,有学者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财政体制改革使得地方政府拥有了一定的税收占有权,地方政府可以分享地方企业发展带来的税收增长,这使得“地方法团主义”出现,进一步推动了乡村经济的起飞(Oi,1992;Walder,1995)。此外,有研究考察了村庄社会的内生发展动力,指出自古以来中国乡村社会便存在着农工相辅的传统,并认为此模式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降低农业生产“内卷化”程度的重要手段(黄宗智,2000),发展乡村工业在乡村社会始终存在强大的内生需求(费孝通,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