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的中国社会学史上,潘光旦是一位较难处理的人物。他曾担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和西南联合大学社会学系的系主任(全慰天,1999a),参与创建东南社会学会和中国社会学社(孙本文,2011:242-245)。他是常被提及的民国社会学家,其著作被选入中国社会学的经典文集(李培林等编,2009:743-768)。 然而,潘光旦并非社会学科班出身,他在美国的本科和硕士专业是生物学,其间曾有一年半时间专攻优生学(吕文浩,2009:49)。他虽受过系统的生物学训练,但回国后并未从事相关研究,也未参与中国生物学界的学术活动。民国时期,他一直推动着优生学的发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生物学,归国以后就不继续了。‘优生学’是一直搞的,解放后才放下。”(潘光旦,2000e:500)尽管如此,潘光旦的优生学仍以生物学为学理基础,这使他处于20世纪中国社会学的边缘地带,也让后人对他的学术贡献评价悬殊。在研究中国社会学史的学者中,有人将潘光旦列为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的杰出代表或者社会学名家(韩明谟,2005),有人将他同费孝通并列为社会学前辈的双峰(郑也夫,2017:13),也有学者在书写或研究中国社会学史时不曾涉及他(杨雅彬,1988;郑杭生、王万俊,2000),或仅用很少篇幅总结他的学术贡献(郑杭生、李迎生,2000:88;李培林等,2001:290)。 结合中西方的优生学史与社会学史文献,本文梳理了潘光旦的学术和社会活动,从融合生物学的视角分析他的研究在知识体系中的意义,并以当代学术的眼光重新评价他在学术史上的角色和贡献。本文主要探究潘光旦的学术思想对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有何价值,试图回答以下问题:潘氏的优生学和“人文生物学”与西方社会学史上的“生物学派”有何关联?生物学与社会学具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应当按照潘光旦的主张融合起来?民国时期的中国社会学家与潘氏之间的“性养之争”有何学术史的意义? 一、西方优生运动与潘光旦的优生学事业 19世纪下半叶,人类对动植物的了解比以往更为深入,进化论也为解释物种的起源和关系提供了基本的理论范式(科尔曼,2000)。随着魏斯曼(August Weismann)揭示遗传机制的种质理论和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提出的遗传学原理逐渐普及(艾伦,2000:23、58),优生学家相信他们可以模仿自然选择机制,像培育动植物一样,通过人工选择改良人类的品性。优生学主张借助生育技术和人口政策干预国民的生育活动,其要旨在于促使品性良好的社会成员提高生育率(积极优生学),同时降低品性不佳者的生育率(消极优生学)。 优生学的创始人英国学者高尔顿(Francis Galton)致力于研究遗传法则,试图说明遗传因素主要决定了天才的产生。为了区分遗传与环境的作用,他还收集了双生子数据进行分析(Bulmer,2003:60-67)。基于高尔顿等先驱者的开创之功,英国成为优生学的发源地。 20世纪初的美国掀起了一场大规模运动,众多优生学研究机构成立,位于纽约冷泉港的优生学纪录馆(Eugenic Record Office)最为知名。该馆主任达文波特(Charles Davenport)将孟德尔定律应用于人类特性的研究,为优生学纪录馆拉来了大笔资助,用以收集多个家族前后几代的人口信息(Kevles,1985:44-46、54-55、101)。20世纪20年代初到30年代末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优生运动的高潮期,优生学知识和技术逐渐普及,优生推广团体纷纷成立,学者和民众普遍从优生视角看待社会问题(Kevles,1985:58-60)。 1922年9月,潘光旦乘船来到美国留学,正赶上美国优生运动的兴盛期。他在20世纪50年代回忆说:“我是怀着一定的目的去(留学)的,所以我进入学校后,首先就选修生物学……暑假也不休息,有三四个夏天,我都去参加有关优生、内分泌等训练班、研究所,去实习,去接触实际。”(张祖道,2008:179)潘光旦在回忆中提到的训练班和研究所主要是指优生学纪录馆。1923年夏,他参加了该馆第14期研究培训项目(Eugenical News,1923),接受优生学的专业训练,并蒙受达文波特亲授(潘光旦,2010:68)。一年后,潘光旦经选举成为美国优生学研究会的会员(Eugenical News,1924a)。 由于民国时期专业的优生学研究机构始终没有建立,潘光旦于1926年回国后一直供职于社会学界,他借此获得了一个研究和宣传优生思想的平台。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38年颁布了大学课程体系,其中社会学系的选修课程包括3学分的优生学,说明优生学被当时的社会学界看作一个学科分支(孙本文,2011:237-238)。 为了实现“优生救国”的理想,潘光旦大力向国内读者普及优生学说。从1928年到1946年,他一共编辑了七辑优生学文章,包括三辑遗失的文稿(韩明谟,2005:263-264)。在民国年间中国学者署名的23本优生学著作中,有9本为潘光旦撰写或编著(蒋功成,2014:83-84)。为推动优生运动,他还创办了专业期刊《优生月刊》,在《华年》杂志上推出《优生副刊》,这是中国现代史上仅有的两份优生刊物(蒋功成,20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