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美德是否可教”是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经典命题,也是当下教育者必须关注与思考的重要议题。高等教育不仅承载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重要功能,更需要在伦理道德层面对学生的心智形塑发挥核心作用(King,1997)。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需通过课堂教学、教材体系、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师德师风建设等多元途径,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人民日报,2016)。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新时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需注重以德为先、全面发展、融合发展等基本理念(人民日报,2019)。作为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平台,高校应当完善其道德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养成自觉的道德意识(人民日报,2019)。 当然,个体道德认知是其对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的主观反映,是社会环境和社会变迁的产物(赵志毅,200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重要的现代化进程,也经历了复杂而深刻的道德转型。现代化并非只是经济或制度意义上的演变,更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思想的改变过程(英格尔斯,1985)。随着现代化、市场化、全球化的冲击,中国社会道德呈现出从以往强调社会责任和自我牺牲的集体主义伦理向强调权利和自我发展的个体主义伦理转变,传统单一道德权威崩塌的变迁轨迹(阎云翔,2019)。毋庸置疑,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急速变迁对尚处自我同一性形成阶段的青年人群形成激烈冲击。伴随21世纪以来网络接触、社会接触的程度加深,高校学生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认知受到外部社会思潮文化的多元冲击。夹裹于社会急速变迁之中,青年群体更易茫然困惑,甚至陷入道德评价与道德选择的困境。 面对外部社会环境的严峻挑战,中国高等教育能否实现其社会职能的承诺和新时代重要使命,在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良性道德认知发展?倘若大学就读经历提升了学生道德认知的积极发展,探究和厘清高等教育优化学生道德发展的具体实践要素和作用机制成为学界需要在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回应的紧迫议题。鉴于此,本文将青年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置于社会-家庭-高校的多元综合情境之中,着重聚焦探究高等教育影响效应,基于调查数据和计量分析,深入洞察我国当代高校学生道德认知的特征,系统评估高等院校中多元教育干预要素对于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作用机制与成效。本文不仅有利于丰富我国高等教育对学生道德认知作用机制的理论建构,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评估高校道德教育体系成效,为未来高校建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道德教育平台提供科学指导。 二、文献述评 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敏感性,内化学生的道德伦理,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Nucci & Pascarella,1987)。Pascarella 等人(2011)基于美国四年制大学923名学生的追踪调查发现,学生从入学至毕业时点,其道德得分增长22%。由此表明高等教育不仅是丰富学生智识的重要过程,也是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阶段。梳理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高等教育主要通过如下院校禀赋、课程教学、课外活动、师生互动、朋辈效应五大要素,对学生道德认知发展形成有效影响。 其一,不同类型院校间学生道德认知发展存在显著差异。Pascarella 和Terenzini(2005)分析文理学院、圣经学院、州立大学三类院校的道德教育成效发现,大学就读期间,文理学院学生的道德推理能力发展最为明显(增值31%),其次是州立大学(23%),圣经学院的提升幅度相对较低(6%)。文理学院在道德教育成效方面的领先优势,在21世纪之后Mayhew等(2012)引入多水平模型分析的研究中也得到有效验证,由此印证院校组织禀赋在塑造学生道德推理发展中的重要性。针对道德教育成效的院校类型间差异,我国学者以学术选拔性为表征,发现在控制学生个体特征和高校其他教育要素的前提下,学生道德发展水平与其所属院校的学术选拔性高度相关。其中以“985工程”和“211工程”为代表的研究型大学的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状况明显优于普通地方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的学生群体(鲍威,2014)。 其二,道德教育内置于教育过程,课程教学是高等教育培养学生道德认知的主要平台。将正义和关怀道德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促使学生在知识建构、实践体验、批判反思的学习过程中自觉习得道德观念,涵养道德品质,是美国高校课程教学推进道德教育的核心途径(蒋菲,杨晓慧,2013)。作为高校课程的重要构成要素,自由教育、博雅教育、通识教育所内涵的理性与道德要素,促进学生形成根植于人文与科学历史传统与现实精神层面的道德认知(于伟,1997)。人文类课程和科学课程的结合能完善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陈涛,2016)。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辨批判性思维,对道德问题做出明确判断和选择(潘懋元,高新发,2002)。上述观点在一系列实证观察中得到了有效的验证。Boyd(1976)研究印证,课堂教学环节中引入道德哲学经典阅读、围绕生活道德困境开展审辨批判性研讨后,约三分之一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显著提升。Bowman(2009)基于追踪调查发现,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广博性能有效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准。Hurtado等(2012)学者发现,将种族、民族、性别等相关文献阅读与团队活动有效结合的多元课程,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审辨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养成,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