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偏向工具主义,人的教育逐渐倾向于人力的教育,大学“培训机构”属性日益僭越大学培养人的心智与理性方面的功用,人的存在与主体性意义成为“牺牲品”。在现代技术面前,人变成对象和材料,更令人担忧的是人还没有能力沉思,无法实事求是地辨析在这个时代中真正到来的是什么。[1]随着人工智能和人机共生时代来临,人该如何通过教育实现更有价值、更有创造的主体性?《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强调,教育要把人作为发展目的而不是生产手段,让每个人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激发,使人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是教育最重要的作用之一。[2]从人的存在视角审视高等教育的现状,对厘清高等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存在:人的意义之关切 教育植根于人,从人的意义而言,最重要的关切还是人的存在。 笛卡尔之“我思故我在”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如果人真正意义的存在体现于其“思”,恐怕不无道理。如相比于动物的生命存在,人总会追问:人从哪里来?人的意义是什么?人该如何实现自身的意义?当我们开始拷问人的意义时,就开始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了。 教育的最初含义是通过某些手段将潜藏于人的头脑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出。雅思贝尔斯指出,真正的教育应超越知识和技能训练,上升至人的心灵培育,才能更接近教育的本质。对人才的培养不能仅盯着“才”,更要看到“人”,看到“人”之为“人”的“思”的本质。通过教育获得“生存”技能只是教育的表层关切,聚焦于人的意义与人的存在才是教育的真正关切。 从本质上说,教育对人的培养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人的主观世界的形成与发展,既包括外部客体的映射,还包括主体对自我存在的反思,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改造活动中,构建自我的主观世界。[3]大学生自我意识突显、自主性增强、辩证思维觉醒,但同时容易受到依附于知识、依附于教师、依附于“题海战术”的高中学习体验所带来的限制。学生自我建构过程中,更需要高等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从人的存在之意义出发,提供发展所需的外部环境支持与内部精神引领。当然,唤醒学生关于人的存在之意义的自觉至关重要。 科学技术给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正加速改变甚至“异化”人的存在方式。技术一直在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但从来没有像数字—智能技术这样接近对人类存在本质的改变,高等教育理应揭示这种改变。数字—智能技术如何改变教师和学生的存在?如何应对这种改变?高等教育应该做出回答。 二、被“遮蔽”的人的存在 数字—智能时代来临使人类向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迈进了一大步。其中,以高效率和高准确率为特征的自动化技术正进一步取代人的体力工作,以模拟人类智识过程为对象的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又将逐渐取代很多脑力工作。美国社会学家哈里·布雷弗曼提出的“技能退化(deskilling)”概念,用来形容自动化对工作和劳动力造成的影响,强调随着计算机开始接替越来越多重复性、技能性甚至知识性的工作任务,技能退化速度将会加快。[4]不仅对人的大脑知识储备形成强有力威胁,更对人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等能力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同时,技术发展潜移默化地“篡改”了人的存在方式。费雷德里克·肖特在《机器人国王内幕》中意识到“自动化孤立综合征”(the isolation syndrome of automation)。“成为高科技运行的一部分,老员工倾向于感到自豪;新员工则会发现在缺少人类交互的工作中很难找到意义,这样的工作中,他们感觉自己就像机器人,只能操作机器或为其他机器编程。”[5]相比于人工智能,人的不可取代之处在于其反思和建构的能力,而现在却面临弱化的危险。 体现在高等教育中,技术发展的警告信号还未显现,基于工具主义的教育目标仍牢牢占据着大学。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过于服务外部政治、经济目的,学生被视为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人的存在被遮蔽。 首先是大学管理者和教师的存在被遮蔽。当前高等教育环境中,大学管理者和教师的“沉思”注定被“遮蔽”。政府教育管理部门推出一个接一个运动式计划,使他们无比亢奋;一个又一个评估,使他们疲于应付;一个又一个“新”,使他们目不暇接且无所适从;各种各样的考核,使他们身心疲惫;林林总总的排名,使他们不得不将目光瞄准各项指标。他们何以能沉思?何以能“泰然处之”? 更严重的问题是学生的存在被“遮蔽”,学生的存在到底被什么所遮蔽? 学生的存在被“热闹”的外表遮蔽。多年来我们沉醉于、满足于很多轰轰烈烈:双创学院、“挑战杯”大赛……这些活动组织的绩效往往以市场需求和效益体现。不能说这些活动没有意义,但是当活动的热热闹闹、轰轰烈烈遮蔽学生的“沉思”时,学生的存在意义一定程度被“遮蔽”了。倘若在创新活动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创新之于人的存在之意义,激发学生创新过程中想象对人的存在的超越、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显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存在意义得以更好地体现。其实,越是伟大的创新,越是“超世界的”(世界上还不存在的东西);越是“超世界的”,越需要疯狂和激情(兴趣驱动);越是疯狂和激情,越是“闲适”之后而生。“沉思”该与“闲适”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