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概念是构建知识大厦的基石,是思维活动的基本单元,也是对感知事物的抽象化、清晰化与条理化。厘清基本概念,是政治学的基础性工作。“政治”一词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政治”荷载了一系列价值判断,是思想家们对社会现实的概念建构。从历史上看,它较早可以追溯到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政治”被视为一种道德伦理。与之相近,古希腊思想家也是从“善”的视角来理解“政治”概念,政治即正义。随着时代的发展,“政治”被思想家们从不同维度加以理解,如权力的角度、管理的角度等,基本上聚焦于国家这一主体,也大体没有脱离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层面,即政治是一种“善”还是一种“恶”。这些思考在不同程度上推进了政治学理论研究和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认识,但各自也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没能深入到生产资料的决定性作用的层面。马克思从政治生活的规律和本质出发,意识到了政治同阶级、阶级关系的本质联系。这是对既有视角的超越与深化,真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政治”一词既存在于思想家的著述之中,也广泛存在于政治—社会层面。在这个使用领域中,它的主观建构特性更加强烈,已经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内化于特定的知识结构和口语表达①,成为政治过程和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话语工具。作为一个典型的专业起始概念,“政治”往往会储存或者统摄其他概念和其诸多的衍生形式,如“政治任务”“政治斗争”“政治要求”等。在频繁使用的过程中,它自身的含义也得以明确和拓展,并开始从专业概念演变为日常使用的基本概念,逐渐形成一幅复杂的概念图景,内涵不断丰富,使用中的各种特殊性开始凸显,进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人群中,逐步发展出不同的使用方法和不尽相同的具体含义。 概念即方法。由于“政治”概念自身所具备的“价值负载”和“行为塑造”功能,它在使用的过程中极容易渗入复杂甚至是相互冲突的意义。这就造成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一方面,“政治”是一个人们不假思索便能够理解的词语,无人不知,使用广泛;另一方面,由于歧义众多,它往往又是含糊不清的。这显然不利于对概念准确性的把握。尤其是在中国,受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教科书和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生活的深刻影响,“政治”客观上荷载着价值判断并具有意识形态意味,若不能有效厘清概念,容易导致其某一个或某几个具体内涵的使用扩大化。因此,本文将聚焦于“政治”概念本身,将其放置于中国场域之中,对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进行探讨,并重点分析概念在使用过程中客观并存的宽泛与窄化现象,以增进我们对这一基本概念的认识。 二、“两概念一用法”:对“政治”一词的专业阐释与社会建构 对“政治”概念进行梳理,界定其内涵和外延,是推进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基础。中国政治学界较早且较为系统探讨“政治”概念的学者当属武汉大学刘德厚教授。在《广义政治论:政治关系社会化分析原理》一书中,他详细回顾了西方和中国“政治”概念的演进历程,并重点探讨了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中国理论界的激烈争论,为从学理层面上理解“政治”提供了重要参考②。总结来看,对“政治”概念的探讨主要是政治学恢复重建特殊时期的产物,或多或少会受到西方政治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之间的张力与冲突的影响。随着西方现代政治学的引入,国内专业教材逐渐有了一些相关解读,但专门进行概念探讨的论文还不够多,且较多地受到了西方主流思想的束缚,与现实政治发展的实际需要有一定距离③。当前,随着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成为学科的群体自觉,我们理应对既有的基本概念进行反思,在学理层面上明确政治学的知识领域与政治概念的基本特性。 社会科学中的概念和知识,既要获得学术共同体的认同,又需要得到“普通人的常识性”支持,这就是社会科学的“双重阐释”特性,即研究者与行动者会从不同角度对概念进行阐释,前者体现为“专业知识”范畴,后者体现为“生活常识”范畴④。就“政治”概念而言,其专业意义虽然不一定完全为民众所理解,但必须以日常生活为基础,抽离出概念的最小公分母。随着环境的变化,既有的概念也会被修正和补充。因此,尽管学者们对“政治”概念的理解都有自己的视角,但也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或者说普遍性。换言之,要去努力寻求一定的共性,以便相互之间能够有效沟通。 人类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特定的概念提供特定的思维导向,进而表现为一种“建构”作用。“政治”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特点,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既有研究来看,学界普遍将这一概念视为一个纯理论问题,较少关注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不规范性和不同群体在使用这一概念时表现出的差别性。也正是在这层意义上,我们强调为了更好进行理论工作,需要注意政治概念在中国的特殊性这一课题。在中国,“政治”概念(或称之为词语)的使用,在历史和现实诸因素的影响下,单薄而又宽泛:一方面,由于长期囿于对政府的传统职能定位,在社会层面上民众普遍感觉“政治”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总是有意或无意地予以回避;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教育、道德教育等活动中,“政治”概念的外延又被扩大了。此外,作为政治话语的“政治”概念还往往与其他概念相结合,成为一个具有独特用法的形容词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