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至1951年3月,①现代知名作家王西彦曾在湖南大学中文系任教。目前已公开出版的各种资料对王西彦在湖南大学的活动语焉不详。艾以所编的《王西彦研究资料》中仅有一句“受聘任迁至湖南的民国大学中文系和湖南大学中文系教授”的记载。②查阅王西彦晚年所写的系列回忆文章《乡土·岁月·追寻》以及《王西彦选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等,均未找到有关王西彦在湖南大学的文学活动的具体记载。本文以笔者在湖南大学档案馆及湖南省档案馆找到的相关文献为依据,结合相关资料对王西彦在湖南大学的文学活动进行钩沉,显现他在推动湖南大学中文系“由旧改新”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1949年4月,王西彦“因参加学院的民主运动受到国民党当局迫害,被解除中文系教职,在进步学生保护下,离开广西到湖南长沙。”③到达长沙后,王西彦于5月被聘为迁至湖南的私立民国大学中文系教授。1949年5月,白崇禧率领军队退至湖南,大肆杀害进步人士,解散学联,并且勒令学校提前放假,企图瓦解学生运动。“为此,湖大地下党总支通过学生会和社联,发动群众开展留校运动。”④“5月20日,校应变会发表《保护湖大历史文物和集体安全的宣言》庄严宣告‘湖南大学自岳麓书院成立以后,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是圣贤讲学地,是学术积蓄所,是文化荟萃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我们决不离开岳麓山校区。’”⑤护校保产期间,地下党总支多次组织学术活动,宣传革命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王西彦应邀第一次来到湖南大学讲座,据《湖南大学校史:公元976-2000》记载:“7月9日,王西彦教授主讲《新文学的前途》。”⑥据王西彦在《窗口蒙胧发白——〈乡土·岁月·追寻〉之十六》一文中所说:“虽然抗战初期我在长沙工作了一个时期,却从未到过这所大学(指湖南大学,笔者注)。那天举行演讲会的地方是一间大教室,前来听讲的学生总有一两百吧,总之把课桌都坐满了,后面还站着一些人。”⑦这场演讲总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简略介绍了新文学的优良传统,“作为一种社会改革的斗争武器,以反封建反帝为任务,这便是我们新文学的优良的传统。”⑧第二部分具体讲述了新文学的任务是由社会性质所决定的。第三部分回归演讲主题,论述了新文学的前途,“我们的新文学既有它优良的传统和斗争的任务,那么,现在是过去的继续,将来是现在的继续,我们的新文学必须完成其尚未完成的任务。”⑨第四部分,总结了“在一个社会的特形期,文学作品不外乎两种:挽歌和赞歌。”⑩第五部分回答“新文学作家的战场在哪里”的问题,提出“作为战斗者的作家,最好能够深入革命战争的前线和工农大众的队伍。”(11)第六部分讲新文学的形式是民族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与欧化对立。最后一部分是对此次演讲的总结。 这次演讲为王西彦之后到湖南大学任教埋下了伏笔。据王西彦回忆:“湖南大学虽然有象李达那样的教授,但在国文系的课程表上却缺乏新文学方面的讲座,空气显得有些沉闷。我的确是怀着一种‘叩门’的心情作准备的。”(12)王西彦的这次演讲很成功,据他自己所述:“演讲刚告结束,会场里就爆发出一阵十分热烈的掌声,使得我在跨下讲台时心跳脸红,不知道应该怎样保持自己的镇定才好。”(13)之后,王西彦参加了长沙《民主报》的筹建和编辑工作,并担任文艺性副刊主编,为副刊取名为“新文学”。他本人“那篇在湖南大学的演讲辞,也以《战斗的文学》的题名发表在《新文学》上。”(14) 王西彦应邀到湖南大学讲座之时,他和谭丕模正在负责接管私立民国大学事宜。私立民国大学于1916年由蔡公时在北京创办。1931年2月,私立民国大学改名为私立北平民国学院。之后由于战火原因,学校迁徙到了长沙。“1946年5月,该院奉令继续留湘办学,直隶于教育部,并改名为私立民国大学。”(15)1949年1月,王石波“受民盟省执委的委托,在民大以新文学研究会的学生为基础,开始发展民盟组织。”(16)2月,王石波带领民盟的进步学生,公开和鲁荡平及特务分子作斗争。为了平息这场学生运动,鲁荡平打算提前进行学期考试,让学生提早回家,但并未如愿,之后王石波积极地做鲁荡平的策反工作。“5月,谭丕模、王西彦到长沙。鲁荡平聘请二位为教授,并成立校务委员会。谭丕模、汪士楷、王西彦、王学膺、朱剑农、雷敢、王石波等被推荐为校务委员会委员。斗争取得了成效,鲁荡平交出了学校。”(17)从笔者找到的《私立民国大学一九四九年度教职员工姓名册》来看(见表1),(18)当时谭丕模任教授兼文艺院院长,王西彦任教授兼中国文学系主任,汪士楷任教授兼社会科学院院长。据王西彦本人回忆,鲁荡平离开湖南后,“我们就参加接管这所学校,曾经为此开过几次商讨会,决定由汪士楷任校长,谭丕模任文学院院长,我任国文系主任,还认认真真地印发过聘书”。(19)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后,成立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9月1日,湖南省临时政府教育厅成立,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的文化教育政策,以‘暂维现状,逐步改造’为总方针,立即着手改造旧教育,建立新的教育制度。”(20)“同年9月11日,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余志宏为代表,接管国立湖南大学。接管的口号是:反封建、反腐败、要改造、要进步,团结起来,建设新湖大。”(21)新湖大在原湖大的基础上,合并了私立民国大学、省立克强学院、省立音乐专科学院、国立师范学院四所高校。私立民国大学并入湖南大学后,王西彦、谭丕模、汪士楷三人一起到湖南大学任教。王西彦曾在文章中讲到这段经历:“杨荣国来长沙后,就参加了接管湖南大学的筹备工作。汪、谭和我三人也曾多次商谈过改进这所大学文法学院的问题,例如主张把原来设在湘江水陆洲的音乐专科学校合并到湖大文学院,并且改称文学院为文艺学院,等等。长沙和平解放后,这个文艺学院就成立在小吴门外韭菜园的圣经学院旧址,由杨任院长,谭任国文系主任,我任国文系教授。汪士楷则被任为全校图书馆的馆长。”(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