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劳动教育真正发挥立德树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效能,首先要做到的,一定是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关注大学学习的实际需要和阶段性特征。 一、当前劳动教育实践的一种病症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开展劳动教育”。《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职业院校应当“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普通高等学校则应该“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积累职业经验,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但由于种种原因,有学校不区分学段或不充分考虑学段实际,简单开展同形态的劳动教育,即所谓“动动手、流流汗”的教育。此乃劳动教育实践的一种病症。劳动教育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景观是:小学“种树”、中学“种树”,大学还在“种树”[1]。另有高等学校则“以采摘成熟果实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2]。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一方面,这是高等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懒汉思维使然;另一方面,也是相关劳动教育理论基础尚未认真夯实的结果。基于大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和阶段特征,高等学校劳动教育最主要的努力方向,除利用各门专业课的优势资源开展“学科劳育”,即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劳动世界建立自觉与自然的联系,以激发学生“专业(劳动)报国”的内在学习动机和社会责任感,最重要的教育途径就应当是,建设与提供对大学生有一定智识挑战或智识吸引力的“劳动哲学”方面的专门劳动教育课程。[3] 鉴于将“劳动哲学”作为大学劳动教育的专门课程尚处倡导和建构的初始阶段,本文旨在抛砖引玉,特别提请高等学校劳动教育研究者认真关注以下两个关于劳动哲学课程建构的重要命题,同时也提请高等学校劳动教育实践者特别注意开展以下两个方面的劳动哲学教育。 二、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教育的自觉与深度 中国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所有学段,开展劳动教育的共同与核心的教育目标,都是促进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确立。不过在高等教育阶段,由于从小学、中学开始的对马克思主义常识的初步积累到大学阶段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相对系统的学习,大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许多观点都已不再陌生。因此,大学在建设劳动哲学方面的劳动教育课程时,一是要自觉建立政治理论课与劳动教育自然、有机衔接;二是要努力聚焦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确立,提高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教育的自觉与深度,亦即提高对这一劳动价值观解释的自觉与认识的深度。若将两个任务相比较,显然后者更为迫切也更为根本。 归纳起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有关论述,主要存在于经济学、哲学、教育学三门学科之中。[4]但在这三门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都有极其深刻的哲学意味。故本文所谓提高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教育的自觉与深度,提高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解释的自觉与认识的深度,其实就是要求在三门学科的教学中都能将这一深刻的哲学意味予以最充分的揭示与阐释。 (一)劳动创造价值、按劳分配,是一种追求社会正义的价值论和政治哲学真理 在经济学领域,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价值观的最重要命题是两个:一是“劳动创造价值”,二是“按劳分配”。 马克思(Marx,K.)认为,“商品具有价值,因为它是社会劳动的结晶。商品的价值的大小或它的相对价值,取决于它所含的社会实体量的大小,也就是说,取决于生产它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所以,各个商品的相对价值,是由耗费于、体现于、凝固于该商品中的相应的劳动数量或劳动量决定的。”[5]由于劳动剥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并起支配作用,劳动已逐渐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自由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也逐渐演变为异化劳动,劳动成为对劳动者的压迫性力量。所以,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集体社会中,“不管个人所创造的或协助创造的产品的特殊物质形式如何,他用自己的劳动所购买的不是一定的特殊产品,而是共同生产中的一定份额”[6]。这就是人们后来通俗表述的“按劳分配”。当然,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里曾经一再强调,按劳分配原则实际上仍然体现了一定的资产阶级权利。只不过在共产主义到来之前,人们只能按照某一客观尺度进行分配,这种分配原则只能是一定程度的合理性。 劳动创造价值、按劳分配,无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命题。但这两个命题同时也具有强烈和重要的价值论和政治哲学的意味。正是因为一切商品的价值都是由体力劳动、脑力劳动所创造,或者都是人类的“抽象劳动”的凝结;所以,我们才说,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世界。也因为如此,对劳动者的剥削以及劳动的异化,不仅不人道,而且不公正。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成果分配的主要原则,也就应当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即“按劳分配”。因此,主张劳动创造价值、按劳分配,本质上,是针对制造劳动异化、让劳动者受剥削悲剧的制度现实展开的社会批判。马克思的这一社会批判所追求的,无疑是一种社会正义。故从价值观的角度看,今天我们之所以要开展劳动教育,核心目标是要确立劳动光荣的价值观,拒绝好逸恶劳的旧道德。在此意义上,劳动创造价值、按劳分配,等等,就不再仅仅是一种经济学知识,而是一种追求社会正义的价值论和政治哲学的真理。大学劳动教育只有解释、揭示了这一真理,才能有效实现劳动价值观确立的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