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挑花又称架子花、十字挑花,是广泛流传于湖北省黄梅县的传统民间手工艺,经过一代又一代农家女的精挑细作,日臻完善,黄梅挑花以广泛丰富的取材、夸张浪漫的纹饰、绚丽高雅的色彩形成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民间手工艺。时至今日,黄梅挑花的“静态”保护有了一定的规模和进展,而在“动态”传承方面仍面临很大的困难,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性研究甚少。为此,笔者对黄梅挑花进行实地调研,将其艺术特色进行归纳总结,发掘其文化内涵及审美特征,并通过对造型、色彩、材料、工艺方面的不断创新,与现代针织服装结合进行设计研究,旨在更好地在实践中传承和保护民间手工艺,在“非遗+”语境下延续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一、黄梅挑花的艺术特色 黄梅挑花起源的确切年代已无从考证。据传,该技艺起源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末清初。1958年,在挖掘黄梅县蔡山的明朝墓葬时,发现墓中女尸身上有“福寿双桃”图样的方巾,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黄梅挑花作品。据此推算,黄梅挑花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年前。黄梅挑花深受楚文化影响,既具有想象奇特、古朴淳厚的艺术特征,又继承了楚人夸张浪漫的精神内核。著名文艺评论家王朝闻先生曾经说“挑花有幻象性与真实性所显示的豪放与活泼的美,强烈对比与和谐统一,仿佛是读富于幻象的楚辞”。黄梅挑花作为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其色彩、图案以及题材往往寄托着黄梅地区劳动人民朴素而实际的向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和民间寓意,作为劳动人民“缝穷补破”过程中产生的艺术形式,黄梅挑花不囿于前人古法,注重“达意”而非“绘形”,反映了人们的智慧与创造,把生活的美好提炼出来,形成黄梅挑花独特的艺术语言(图1)。
图1ˉ黄梅挑花作品
图2ˉ黄梅挑花十字针法走线示意图 (一)工艺拙朴,针法严谨 据《黄梅县志》记载,早在宋代,黄梅就有了十分讲究的挑花工艺。黄梅挑花工艺流程分为纺纱、织布、漂染、挑制四个步骤。将经过弹制的棉花绒搓揉成条状,用纺线车纺成棉纱;又将棉纱经过浆纱、晾晒、上锭子、排纱等工艺织成“家机大布”(又名大布或土机布)做布坯;再将织成的大布添加染料染色,成元青布(或藏青布),配以茶叶反复茶煮(防掉色),晾干,布成;最后通过挑绣的方式,顺应布纱经纬,利用丝线在底布上挑制成具有不同风格且极富立体感的图案。 黄梅挑花与一般刺绣不同,刺绣重“刺”,挑花重“挑”。挑花时不需要描图和模具,而是遵循大布的经纬数纱徒手挑制,用针将五彩丝线挑制在底布的经线和纬线交叉的网格上,无数条“一”字形线迹构成变化万千的图案纹样,形成黄梅挑花的针法语言。黄梅挑花主要分为十字针和牵针两大类,在针法上有严格讲究,无论哪种针法都有其行针规律。十字针包括直纱针、直角针、斜纱针,主要用于挑制图案的整体框架,按大布经纬线组成的纱眼(方格一般3根纱或4根纱为一针)挑成十字,并通过交叉形成图案;牵针包括直针、虚针,主要用于点缀图案细节,行针上不受纱线数与纱向限制。据挑花艺人胡德稳介绍,挑花作品正面呈“X”形,背面线迹工整呈“一”字形,一个图案纹样首尾只有一个线结,起针的地方和完成图案后完针的地方在同一个位置,挑花中间接线则需要把衔接处捻成一根完整的线,线不露头(图2)。 黄梅挑花的传承方式有别于其他手工艺,它不仅是一种民间传统文化,更是一种女性能力的表现,当地有俗谚:“黄梅有女皆挑花。”黄梅挑花正是靠妇女们一代代承袭下来的,她们寄情于一针一线,通过挑花表达个人情感,每一位挑花艺人在挑花的过程中都会遵从针法的基本规律,同时也会加入自己的创造,“针法在一定的时候,服务于心法”,正是由于挑花艺人不局限于针法规律,而在挑花过程中不断融入个人的想法与创造,这才成就了黄梅挑花作品大巧若拙、变化万千、古朴纯真的艺术风格,使黄梅挑花在全国众多挑花中拥有独具一格的审美价值。 (二)色彩绚丽,浪漫神秘 楚人崇尚华丽的诗情和秉性源于《楚辞》对楚地民间艺术产生的深远影响,黄梅挑花在色彩表现上遵循“以热闹为先”,底布的颜色多为净面色,通常选用黑、红、群青色等土布为底色,其中填充蓝、黄等颜色形成视觉冲击。黄梅挑花作品依据色彩分类,可分为“彩挑”和“素挑”。彩线挑绣时,白色线作基本骨架,加以大红、桃红、浅红配以橘黄、中黄形成作品的暖色基调,而墨绿、湖蓝等冷色点缀,注重面积大小和明度变化,使画面呈现暖而不燥、繁而不乱的和谐效果;素线挑绣时,选用与底布颜色对比明显的单色线,常见的配色有青布白线、黑布白线、红布白线、白布黑线等。淡远相宜,疏密结合,呈现一种质朴典雅之美。 根植于楚文化背景下的黄梅挑花,其色彩风格尽显楚文化的审美,黄梅挑花整体呈鲜明、绚丽的色彩配置,加之多层次的色彩推延丰富了画面的空间感,给人超然甚至略带神秘的感受,与楚艺术“惊采绝艳”的色彩追求有着高度的统一性,极具繁复华丽的美感与强烈的装饰性。黄梅挑花的色彩之美,映射了楚地人民对生息世界的探索,承载了浓厚的楚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