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22)11-0015-09 DOI:10.20013/j.cnki.ICE.2022.11.02 伴随着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近代化进程,尤其是随着“二战”后经济复兴,东京都市圈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逐渐发展为日本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聚集地,成为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枢纽和前沿。据日本《首都圈整备法》界定,“东京都市圈”又称“首都圈”,包括“一都七县”,即东京都、茨城县、栃木县、群马县、埼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和山梨县[1],是日本最大的城市集群和高等教育枢纽。东京都市圈集中了全日本约33%的高校和44%的大学生,其中90%以上又集中于东京都内,形成了以东京都为中心向周围辐射的大学集群发展样态。东京都市圈各高校在“留学生30万人计划”“顶级全球性大学计划”等政策助推下,其整体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在客观上促使东京都市圈发展成为世界重要的高等教育和知识/创新枢纽。审视这一兼具“国家规划”与“传统内发”属性的高等教育枢纽发展路径,或对于后发国家高等教育区域一体化发展与国际化研究具有理论生发价值。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与“高等教育枢纽”的内涵 “国际化”可被视为大学自中世纪肇始以来即具有的内生属性。伴随着“冷战”结束以来的全球化浪潮,世界各国各地区高等教育机构出于各自不同的现实需求,在致力于提升自身国际化水平的同时,也积极寻求与域内外高校开展合作,积极构建与域内外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有序联系。通过这一过程,国家、地区和高等教育机构主动地或在客观上推动了区域高等教育枢纽(或准枢纽)的形成。就“高等教育枢纽”(higher education hubs)的内涵而言,加拿大学者简·奈特(Jane Knight)将之界定为:“某一国家、地区或城市(群)通过战略规划促使本地和国际教育活动各主体、利益相关者汇聚在一起,为实现各自目标和区域总体利益从事教育、培训、知识生产和创新活动。”[2]我国有学者基于对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讨论,将高等教育枢纽定义为:“具有相对固定的区域边界,主要关切人才培养、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等问题,是区域内有计划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新设想。”[3]也有日本学者提出,“高等教育枢纽是一个国家通过谋求本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在满足国内学生高等教育需求、解决高级知识分子外流问题的同时,积极吸引外国留学生,谋求成为国际社会高等教育的据点”[4]。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对于“高等教育枢纽”内涵的认识基本遵循奈特的观点,并针对具体的研究问题、本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既有特征和外部政策环境进行了具体化、针对性的补充发展。相较于奈特对高等教育枢纽“传统内发”属性的关照,我国学者与日本学者均更为关注高等教育枢纽的“国家规划”属性。 奈特认为,高等教育枢纽是高等教育跨境国际化的最新表现形式,体现出高等教育国际化在面对复杂的全球化形势时展现出的快速反应。[5]基于奈特所建构的理论体系,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表现为“在地国际化”和“跨境国际化”两种形式。其中,前者表现为本土教学、科研等活动所包含的国际化维度,后者则基于人员、项目、高等教育提供者等要素的跨境流动。[6]奈特将“跨境国际化”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学生流动阶段、高等教育项目与提供者流动阶段和形成高等教育枢纽阶段。[7] 作为奈特定义下跨境高等教育的最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枢纽通过在内外部各利益相关主体间建立更具广泛性、战略性的合作关系网络,将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于高质量知识生产和创新的促进作用提升至新的高度。其中,流动性、群聚效应以及相关主体间的合作是最为关键的要素。[8]高等教育枢纽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源于国家、地区、社会对于提升教育服务质量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则来自国际教育市场对于扩大高等教育产业规模和产能的外生驱力。高等教育枢纽的建设过程通常为不同的目标和理念所主导,奈特将其划分为彼此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三种理想类型,即学生枢纽、人才枢纽和知识/创新枢纽。[9]奈特从发展重点、目标、政策部门、行动者、战略五个维度对三种类型进行了比较。其中,就学生枢纽而言,相关改革和建设主要集中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就人才枢纽而言,其发展重点和目标侧重于高等教育与产业界的联动,以满足本地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而就知识/创新枢纽而言,其建设过程将创新和知识生产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并积极推动知识/创新向经济效益的转化。[10]不难看出,上述三种理想类型所包含的特征通常同时体现于某一区域或城市(群)的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与国际化进程之中,并且伴随着时间推移和发展水平的提升动态消长。因此,奈特理论中的高等教育枢纽三种类别或可被视为单一枢纽的三重属性或三个维度,且各维度(属性)的内涵和外延均可针对具体环境进行补充、扩展。基于上述理论视角,本研究对东京都市圈“高等教育枢纽”形成的背景、动因、路径及发展成效加以分析,并尝试就这一域外实践的理论生发价值加以讨论。 二、东京都市圈“高等教育枢纽”形成的背景与动因 高等教育枢纽的形成过程通常兼具“国家规划”与“传统内发”的双重属性,因此并不能完全依赖高校或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的自发行为,而需要宏观政策制定者协调各因素进行统筹规划。一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呈现加速态势。日本政府推出一系列新举措,以提升其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国际声誉,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京都市圈高等教育枢纽的发展与演进。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枢纽的形成亦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且无法脱离国家、地区、社会的现实需求。东京都市圈长期以来作为日本高等教育的中心,在高等教育枢纽的建设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家与区域的内在需求,加之日本政府对于推动本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宏观政策干预,在客观上促成了东京都市圈高等教育枢纽的形成和升级。就其背景与动因而言,大致可分为社会(外部)层面因素和高等教育(内部)层面因素,前者包括产业转型后对于知识/创新生产的需求,以及老龄化、少子化现象造成的适龄劳动人口短缺,继而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质劳动力补充就业市场;后者则包括东京都市圈域内高校对于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的诉求,以及日本高等教育体系在市场化、普及化背景下对于开拓国际留学市场的现实需求等。